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美学研究--以马鞍山濮塘三棵树庄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1.1 植物景观 | 第12页 |
1.1.2 现代庭院 | 第12页 |
1.1.3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 | 第12页 |
1.1.4 美学思想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内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 第13页 |
1.2.2 国外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植物景观美学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2.4 目前我国现代庭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2 引言 | 第17-19页 |
2.0 课题背景 | 第17页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2.3.1 文献分析 | 第18页 |
2.3.2 实地调研 | 第18页 |
2.3.3 分析比较研究 | 第18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3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与美学的关系 | 第19-26页 |
3.1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美的本质 | 第19-20页 |
3.1.1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是人化的景观 | 第19-20页 |
3.1.2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真善美 | 第20页 |
3.2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审美活动 | 第20-21页 |
3.2.1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美感 | 第20-21页 |
3.2.2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审美关系构成 | 第21页 |
3.3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审美标准 | 第21-22页 |
3.3.1 形式美法则 | 第21页 |
3.3.2 意蕴尺度 | 第21页 |
3.3.3 快感层次 | 第21-22页 |
3.4 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美学层次结构 | 第22-23页 |
3.4.1 物质材料层 | 第22页 |
3.4.2 符号形式层 | 第22-23页 |
3.4.3 意象世界层 | 第23页 |
3.4.4 超验意境层 | 第23页 |
3.5 植物在庭院空间中的美学作用 | 第23-26页 |
3.5.1 植物作为庭院空间的统一者 | 第23-24页 |
3.5.2 植物作为庭院空间的强调者 | 第24页 |
3.5.3 生硬线条的柔化者 | 第24页 |
3.5.4 景物的指引者 | 第24页 |
3.5.5 庭院空间的协调者 | 第24页 |
3.5.6 地形的改造者 | 第24页 |
3.5.7 庭院空间的分隔者 | 第24-25页 |
3.5.8 框景、夹景的制造者 | 第25-26页 |
4 马鞍山市概况及三棵树庄园园林植物组成 | 第26-30页 |
4.1 马鞍山市自然概况 | 第26页 |
4.1.1 地理面貌 | 第26页 |
4.1.2 气候条件 | 第26页 |
4.1.3 植被特征 | 第26页 |
4.2 三棵树庄园园林植物现状调查 | 第26-28页 |
4.2.1 三棵树庄园简介 | 第26页 |
4.2.2 植物的种类 | 第26-27页 |
4.2.3 植物的观赏特性 | 第27-28页 |
4.3 三棵树庄园不同区域园林植物概况 | 第28-30页 |
4.3.1 进口的甬道和两侧草坪 | 第28-29页 |
4.3.2 中心主草坪和月季园 | 第29页 |
4.3.3 锦鲤池和喷泉瀑布 | 第29页 |
4.3.4 三棵古树平台 | 第29页 |
4.3.5 竹林和游泳池 | 第29-30页 |
5 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美学分析 | 第30-54页 |
5.1 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形式美 | 第30-41页 |
5.1.1 观赏特性 | 第30-34页 |
5.1.2 艺术构图 | 第34-37页 |
5.1.3 构景层次 | 第37-38页 |
5.1.4 与庭院景观其他要素相协调 | 第38-41页 |
5.2 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时空美 | 第41-49页 |
5.2.1 季相变化 | 第41-45页 |
5.2.2 空间序列 | 第45-49页 |
5.2.3 人性空间 | 第49页 |
5.3 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生态美 | 第49-52页 |
5.3.1 健康与安全状况 | 第49-51页 |
5.3.2 吸引野生动物 | 第51页 |
5.3.3 植物物种多样性 | 第51-52页 |
5.3.4 群落结构多样性 | 第52页 |
5.4 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 第52-54页 |
5.4.1 体现立意;提升境界 | 第52-5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4-57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三棵树庄园植物景观的优化建议 | 第55页 |
6.3 如何因地制宜的构建现代庭院植物景观的思考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