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

核电站常规岛汽轮机基础底板温控分析及施工控制措施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温度裂缝危害与机理分析第22-30页
    2.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基本概念第22页
    2.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类第22-24页
        2.2.1 按裂缝可见度分类第22-23页
        2.2.2 按照裂缝的表现形式分类第23页
        2.2.3 按照裂缝对结构的危害分类第23-24页
    2.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第24-28页
        2.3.1 水泥水化热第24-25页
        2.3.2 约束条件第25页
        2.3.3 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第25页
        2.3.4 施工工艺第25-26页
        2.3.5 环境温度及材料热属性第26-27页
        2.3.6 化学缩减第27页
        2.3.7 徐变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分析第30-44页
    3.1 混凝土热传导方程第30-36页
        3.1.1 热传导微分方程第30-32页
        3.1.2 热传导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第32-34页
        3.1.3 水泥水化热计算第34-35页
        3.1.4 表面保温层计算第35-36页
    3.2 混凝土温度场的求解第36-39页
    3.3 混凝土温度应力第39-42页
        3.3.1 温度应力分类第39页
        3.3.2 约束矩阵法第39-40页
        3.3.3 内约束温度应力公式第40-41页
        3.3.4 外约束温度应力公式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常规岛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分析第44-64页
    4.1 工程简介第44页
    4.2 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第44-49页
        4.2.1 混凝土入模温度计算第44-46页
        4.2.2 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第46-47页
        4.2.3 浇筑厚度与降温系数第47-49页
    4.3 有限元软件对温度场的分析第49-53页
        4.3.1 ANSYS软件简介第49页
        4.3.2 软件热量传递方式第49-50页
        4.3.3 ANSYS热-结构耦合分析第50-51页
        4.3.4 单元类型的选取和转换第51页
        4.3.5 ANSYS模拟分析基本步骤第51-53页
    4.4 汽轮机基础温度场的仿真模拟第53-55页
        4.4.1 材料参数第53页
        4.4.2 建立几何模型第53-54页
        4.4.3 网格划分第54-55页
    4.5 一次浇筑温度结果分析第55-58页
        4.5.1 温度分布第55-56页
        4.5.2 温度变化趋势第56-58页
    4.6 温度应力分析第58-62页
        4.6.1 温度应力分布第59-60页
        4.6.2 温度应力变化趋势第60-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常规岛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第64-82页
    5.1 汽轮机基础底板浇筑方案第64-69页
        5.1.1 混凝土制备第64-65页
        5.1.2 混凝土的浇筑第65-66页
        5.1.3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第66页
        5.1.4 混凝土浇筑路径第66-67页
        5.1.5 混凝土的下料第67页
        5.1.6 混凝土的振捣第67-68页
        5.1.7 基础底板混凝土测温第68页
        5.1.8 基础底板混凝土养护第68-69页
    5.2 汽轮机基础底板裂缝预防措施第69-71页
        5.2.1 原材料选择第69-70页
        5.2.2 施工质量通病处理措施第70页
        5.2.3 施工措施第70-71页
    5.3 温度检测仪器第71-73页
        5.3.1 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第71-72页
        5.3.2 探头绑扎与检测第72-73页
    5.4 测温点布置第73-75页
    5.5 检测结果的分析第75-78页
        5.5.1 实际测点温度-时间曲线第76-77页
        5.5.2 实际测温数据分析第77-78页
    5.6 理论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比较第78-79页
    5.7 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比较第79-80页
    5.8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电蓄热锅炉结构及运行优化研究
下一篇:多风电场分布式接入配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