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矿井机车调度方案研究与设计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 第16-17页 |
1.3 课题来源和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9-31页 |
2.1 矿井机车系统 | 第19-20页 |
2.2 干扰管理技术 | 第20-24页 |
2.2.1 正交频分复用 | 第21-22页 |
2.2.2 多输入多输出 | 第22-23页 |
2.2.3 干扰对齐 | 第23-24页 |
2.2.4 干扰消除 | 第24页 |
2.3 串行干扰消除技术 | 第24-27页 |
2.3.1 SIC技术思想和实现 | 第24-26页 |
2.3.2 SIC技术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2.4 经典调度算法 | 第27-29页 |
2.5 功率控制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SIC的单轨直道网络模型 | 第31-43页 |
3.1 传统井下机车单轨直道网络 | 第31-32页 |
3.2 基于SIC的分时网络模型 | 第32-37页 |
3.2.1 模型初建 | 第32-33页 |
3.2.2 模型优化 | 第33-35页 |
3.2.3 模型求解 | 第35-37页 |
3.3 仿真与分析 | 第37-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SIC的双轨直道动态功率调度方法 | 第43-54页 |
4.1 双轨直道网络模型 | 第43-49页 |
4.1.1 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4.1.2 问题初探 | 第45-48页 |
4.1.3 模型求解 | 第48-49页 |
4.2 系统仿真 | 第49-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4页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