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利窍”配穴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2页 |
1.1 现代西方医学关于吞咽障碍的研究 | 第13-18页 |
1.1.1 球麻痹的病因 | 第13页 |
1.1.2 正常吞咽机制的研究 | 第13-15页 |
1.1.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 第15-16页 |
1.1.4 吞咽功能评价 | 第16-17页 |
1.1.5 吞咽功能障碍的西医治疗 | 第17-18页 |
1.2 中医学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和治疗 | 第18-21页 |
1.2.1 中医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论述 | 第18-19页 |
1.2.2 中医关于本病辨证分型的论述 | 第19-21页 |
1.3 小结与展望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2-43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25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22-24页 |
2.1.3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2.1.4 排除标准(若满足其中一条则不能纳入) | 第24页 |
2.1.5 剔除、脱落或终止试验标准 | 第24-2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2.2.1 临床分组方法 | 第25页 |
2.2.2 盲法 | 第25页 |
2.2.3 基础治疗 | 第25页 |
2.2.4 试验组 | 第25-26页 |
2.2.5 对照组 | 第26页 |
2.2.6 评价时点与评定标准 | 第26-28页 |
2.2.7 观察内容和方法 | 第28页 |
2.2.8 注意事项 | 第28页 |
2.2.9 统计学处理 | 第28-29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0-43页 |
2.4.1 两组疗效分析 | 第30-42页 |
2.4.2 两组治疗后安全性评估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讨论分析 | 第43-48页 |
3.1 疗效分析 | 第43页 |
3.2 通关利窍”配穴法病因病机、治则的依据 | 第43页 |
3.3 通关利窍”配穴法依据 | 第43-46页 |
3.3.1 内关穴 | 第43-44页 |
3.3.2 水沟穴 | 第44-45页 |
3.3.3 三阴交 | 第45-46页 |
3.4 总结 | 第46页 |
3.5 分析 | 第46页 |
3.6 异常情况探讨 | 第46-47页 |
3.7 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