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理论研究 | 第13-23页 |
1.中国古代医家对肾病综合征认识 | 第13-14页 |
1.1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1.2 治疗 | 第14页 |
2.西医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认识 | 第14-23页 |
2.1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原因 | 第14-16页 |
2.2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治疗 | 第16-23页 |
临床研究 | 第23-29页 |
1.一般资料及病历选择 | 第23-25页 |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第2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24-25页 |
1.5 病例的脱落或终止标准: | 第25页 |
2.治疗方式 | 第25-26页 |
3.临床观察 | 第26-28页 |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26页 |
3.2 疗效性观测指标 | 第26-27页 |
3.3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7页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27-28页 |
3.5 病例随访观察 | 第28页 |
4.统计学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 | 第29-42页 |
1.治疗前一般情况 | 第29-33页 |
2.结果 | 第33-42页 |
2.1 .中医症候的单项积分方面 | 第33-34页 |
2.2 相关实验室指标 | 第34-37页 |
2.3 疗效比较 | 第37-39页 |
2.4 安全性比较 | 第39-40页 |
2.5 随访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53页 |
1.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1.1 .中医症候的单项积分方面 | 第42页 |
1.2 相关实验室指标 | 第42-43页 |
1.3 疗效 | 第43页 |
1.4 用药安全性 | 第43-44页 |
1.5 复发率 | 第44-45页 |
2.小儿频复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与肾病复发的关系 | 第45-46页 |
2.1 脾肾阳虚,水液停聚,卫表不固 | 第45-46页 |
2.2 脾肾阳虚,邪气内盛 | 第46页 |
3.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方药组成分析 | 第46-50页 |
4.六味地黄丸加减方组方分析 | 第50-51页 |
5.六味地黄丸加减方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8页 |
综述 | 第68-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表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