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综述 | 第16-18页 |
1.2.1 非介入式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1.2.2 管网泄漏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1.3 无线传感网络时间同步技术 | 第18-22页 |
1.3.1 节点时钟偏差产生的原因 | 第18页 |
1.3.2 无线传感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封闭环境下管网泄漏非介入式监测及定位方法 | 第25-33页 |
2.1 管道泄漏非介入式声波监测及定位原理 | 第25-26页 |
2.1.1 管道泄漏非介入式声波监测原理 | 第25-26页 |
2.1.2 管道泄漏非介入式声波定位原理 | 第26页 |
2.2 封闭环境下管网泄漏非介入式检测系统的技术难点分析 | 第26-27页 |
2.3 封闭环境下无线传感网络时间校正方法设计 | 第27-28页 |
2.4 封闭环境下管网泄漏非介入式监测系统 | 第28-32页 |
2.4.1 管网泄漏非介入式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 第28-29页 |
2.4.2 非介入式安装的泄漏声波检测装置设计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管网泄漏非介入式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49页 |
3.1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简介 | 第33-35页 |
3.2 节点控制微处理器 | 第35-36页 |
3.3 协调器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第36-39页 |
3.3.1 协调器节点结构及工作流程 | 第36-37页 |
3.3.2 时间信息接口设计 | 第37-38页 |
3.3.3 信息通信接口 | 第38-39页 |
3.3.4 协调器节点电源管理模块 | 第39页 |
3.4 传感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第39-47页 |
3.4.1 传感节点结构及工作流程 | 第39-40页 |
3.4.2 声波信号传感与调理 | 第40-43页 |
3.4.3 无线通信接口 | 第43页 |
3.4.4 时间同步实现原理 | 第43-44页 |
3.4.5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44-45页 |
3.4.6 传感节点电源管理设计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管网泄漏非介入式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61页 |
4.1 X-CTU网络节点参数配置工具 | 第49-50页 |
4.2 监测系统协调器节点程序设计 | 第50-53页 |
4.2.1 协调器节点XBee模块功能参数配置 | 第51-52页 |
4.2.2 协调节点STM32功能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4.3 监测系统传感节点程序设计 | 第53-58页 |
4.3.1 传感节点XBee模块功能参数配置 | 第54-55页 |
4.3.2 传感节点STM32功能程序设计 | 第55-58页 |
4.4 监控服务程序设计 | 第58-60页 |
4.4.1 管网结构示意图及传感节点分布界面 | 第58-59页 |
4.4.2 SQL数据库存储功能 | 第59-60页 |
4.4.3 传感节点实时曲线显示 | 第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管网泄漏非介入式监测系统测试 | 第61-71页 |
5.1 监测系统通信稳定性测试 | 第61-62页 |
5.2 监测系统授时准确性重复测试 | 第62-65页 |
5.3 泄漏点定位准确性重复测试 | 第65-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附表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