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敏感-聚集诱导发光探针的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细胞中pH的作用 | 第15-17页 |
1.2.1 细胞代谢 | 第15-17页 |
1.2.2 酶活性 | 第17页 |
1.2.3 离子转运 | 第17页 |
1.2.4 疾病先兆 | 第17页 |
1.3 细胞内pH传感器 | 第17-23页 |
1.3.1 荧光有机分子 | 第18页 |
1.3.2 聚合物纳米颗粒 | 第18-20页 |
1.3.3 金属纳米颗粒 | 第20-21页 |
1.3.4 硅纳米颗粒 | 第21-22页 |
1.3.5 蛋白质-染料纳米颗粒 | 第22-23页 |
1.3.6 纳米凝胶 | 第23页 |
1.4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 第23-29页 |
1.4.1 生物传感器 | 第25-26页 |
1.4.2 化学探针 | 第26-28页 |
1.4.3 光电子器件 | 第28-29页 |
1.4.4 响应系统 | 第29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以及选题意义 | 第29-31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5.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pH敏感-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41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2.1.1 试剂与材料 | 第31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2.2 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2.3.1 pH敏感-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合成 | 第32-34页 |
2.3.2 pH敏感-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表征 | 第34-35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2.4.1 激发与发射波长的测定结果 | 第35页 |
2.4.2 不同浓度与含水量下荧光的测定结果 | 第35-37页 |
2.4.3 不同pH下荧光的测定结果 | 第37页 |
2.4.4 TEM与DLS表征结果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三章 细胞内pH的检测 | 第41-55页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1-42页 |
3.1.1 试剂与材料 | 第41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42页 |
3.2 细胞培养 | 第42-43页 |
3.2.1 细胞复苏 | 第42页 |
3.2.2 细胞换液 | 第42页 |
3.2.3 细胞传代 | 第42页 |
3.2.4 细胞冻存 | 第42-43页 |
3.3 细胞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3.3.1 荧光探针2的细胞染色 | 第43页 |
3.3.2 荧光探针2的细胞染色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3.3.3 细胞内荧光强度-pH关系测量 | 第44页 |
3.3.4 细胞器共定位实验 | 第44-45页 |
3.3.5 细胞内pH变化的监测 | 第45页 |
3.3.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第45-46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3.4.1 细胞染色条件的优化 | 第46-47页 |
3.4.2 细胞内荧光强度-pH关系测量 | 第47-48页 |
3.4.3 细胞器共定位实验 | 第48-51页 |
3.4.4 细胞内pH变化的监测 | 第51-52页 |
3.4.5 细胞毒性实验 | 第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4.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5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