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3页 |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4页 |
| ·卟啉衍生物 | 第14-20页 |
| ·结构 | 第14页 |
| ·性质 | 第14-15页 |
| ·天然卟啉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16-20页 |
| ·卟啉和金属卟啉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26页 |
| ·荧光分析法与卟啉 | 第20-24页 |
| ·室温磷光法与卟啉 | 第24-26页 |
| ·卟啉其他方面的应用及展望 | 第26-32页 |
| ·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 第26-27页 |
| ·卟啉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 ·高密度分子存贮器 | 第28页 |
| ·用作研究生物体内氧化过程的模型 | 第28-29页 |
| ·卟啉与环糊精体系研究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 | 第29页 |
| ·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 | 第29-30页 |
| ·卟啉及其类似超分子功能的分子识别及分析应用 | 第30-31页 |
| ·在保健品、医学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31-32页 |
| ·分析与结论 | 第32-3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33-34页 |
| 第2章 氨基卟啉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 | 第34-52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 ·实验试剂 | 第35-37页 |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37-38页 |
| ·荧光探针TAPP的合成 | 第38-40页 |
|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0-51页 |
| ·pH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不同金属离子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不同SDS加入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3页 |
| ·SDS存在下pH值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不同金属离子在SDS存在下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不同浓度Ni(Ⅱ)和Co(Ⅱ)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 ·猝灭机理 | 第47页 |
| ·Co(Ⅱ)的测量范围及线性范围 | 第47-49页 |
| ·Ni(Ⅱ)的测量范围及线性范围 | 第49-50页 |
| ·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第3章 TAPP测定环境样品中H_2O_2的应用 | 第52-58页 |
| ·引言 | 第52-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 ·试剂 | 第53页 |
| ·仪器 | 第53页 |
| ·荧光探针TAPP的合成 | 第53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53页 |
| ·荧光测量方法 | 第53-54页 |
|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54-57页 |
| ·pH值的影响 | 第54页 |
| ·不同浓度H_2O_2水溶液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 ·猝灭机理 | 第55页 |
| ·测量范围及线性分析 | 第55-56页 |
| ·不同金属离子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6页 |
| ·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第4章 氨基卟啉传感器的构建和应用 | 第58-69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 ·试剂 | 第58页 |
| ·仪器 | 第58-59页 |
| ·实验装置与测试条件 | 第59页 |
| ·玻片的修饰 | 第59-60页 |
| ·荧光强度测量 | 第60页 |
| ·猝灭机理 | 第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 ·组装两次TAPP光极膜对pH及金属离子的响应 | 第60-64页 |
| ·组装四次TAPP光极膜对pH及金属离子的响应 | 第64-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目录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