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4页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演进历程第14-23页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4-17页
        (一)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问题的探索第14-15页
        (二)文艺复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第15页
        (三)启蒙运动对人的理性的弘扬第15-16页
        (四)空想社会主义对人学思想的拓展第16页
        (五)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人学的奠基第16-17页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第17-23页
        (一)萌芽时期:从中学时代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17-18页
        (二)形成时期: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8-20页
        (三)发展时期: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第20-21页
        (四)成熟时期: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第21-23页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3-37页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与本质第23-30页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第23-25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多重维度第25-28页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第28-30页
    二、人实现全面发展所需社会条件第30-33页
        (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物质前提第30-31页
        (二)社会关系的纵深丰富是现实条件第31-32页
        (三)旧式分工的彻底消灭是有效途径第32页
        (四)教育事业的综合发展是必要途径第32-33页
        (五)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内在驱动第33页
    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论特征第33-37页
        (一)全面性第33-34页
        (二)历史性第34-36页
        (三)开放性第36-37页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启示第37-48页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论启示第37-42页
        (一)为社会主义中国指明社会发展理念第37-38页
        (二)为确立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供理论支撑第38-40页
        (三)为提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提供思想依据第40-42页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启示第42-48页
        (一)弘扬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以弱化人的物化第42-44页
        (二)发展人的能力和社会关系以改善人片面发展第44-45页
        (三)全面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以消除人的精神贫困第45-48页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社会重大关切的研究--基于热点主题词的文献及词频数据分析
下一篇:《法兰西内战》社会公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