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农产品初步加工机具论文--烘干机械与设备论文

种用油菜籽真空干燥机理及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1 前言第12页
    1.2 国内外油菜籽干燥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油菜籽物理特性浅析第13-15页
        1.3.1 油菜籽物理形态和结构第13-14页
        1.3.2 微观细胞结构第14-15页
    1.4 真空干燥技术原理和特点第15-16页
        1.4.1 真空干燥原理第15页
        1.4.2 真空干燥特点第15-16页
    1.5 真空干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第2章 绪论第18-24页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2.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4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页
    2.5 本文的特色之处第20-21页
    2.6 技术路线第21-24页
第3章 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油菜籽真空干燥动力学特性第24-40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3.2.1 材料与仪器第24页
        3.2.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4-25页
        3.2.3 含水率的测定及干燥速率的计算第25页
        3.2.4 油菜籽真空干燥Weibull分布模型第25-26页
        3.2.5 水分扩散系数、几何参数以及活化能第26页
        3.2.6 各品质指标的计算第26-28页
        3.2.7 数据处理第28页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28-38页
        3.3.1 油菜籽真空干燥特性分析第28-30页
        3.3.2 油菜籽真空干燥Weibull模型的解析第30-32页
        3.3.3 Weibull模型的求解第32-33页
        3.3.4 Weibull模型的验证第33页
        3.3.5 油菜籽真空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第33-35页
        3.3.6 油菜籽品质影响机理第35-38页
    3.4 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油菜籽真空干燥品质影响机理及工艺参数优化第40-52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4.2.1 试验材料第40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40-41页
        4.2.3 中心组合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第41页
    4.3 指标测定与方法第41-42页
        4.3.1 数据统计分析第42页
    4.4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42-49页
        4.4.1 干燥速率r单目标分析第43-45页
        4.4.2 发芽率单目标分析第45-46页
        4.4.3 芽长单目标分析第46-47页
        4.4.4 单位能耗单目标分析第47-48页
        4.4.5 油菜籽真空干燥工艺综合优化第48-49页
    4.5 小结第49-52页
第5章 甘蓝型油菜籽热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第52-72页
    5.1 引言第52-5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5.2.1 材料第53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53页
        5.2.3 试验方法第53-54页
    5.3 等温线及热力学特征参数第54-58页
        5.3.1 等温线数学模型第54-55页
        5.3.2 净等量吸附热q_(st)第55-56页
        5.3.3 微分熵△S第56页
        5.3.4 焓熵补偿理论第56-57页
        5.3.5 矫正温度系数Ψ_T与水活度a_w和含水率M_e之间的关系材料第57页
        5.3.6 扩张压力Φ第57-58页
        5.3.7 净积分焓与净积分熵第58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8-69页
        5.4.1 油菜籽吸附等温第58-59页
        5.4.2 油菜籽等温线数学模型第59-62页
        5.4.3 净等量吸附热q_(st)第62-64页
        5.4.4 微分熵△S第64页
        5.4.5 焓熵补偿理论第64-66页
        5.4.6 扩张压力Φ第66-67页
        5.4.7 净积分焓与净积分熵第67-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6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简式烟田苗期揭膜机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聚偏氟乙烯膜的掺杂与功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