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3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1.5.1 宗教信仰与青少年宗教信仰 | 第19-20页 |
1.5.2 多元宗教信仰与多民族聚居区 | 第20-21页 |
1.5.3 人际交往与人际和谐交往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的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思想 | 第23-26页 |
2.1.1 出发点——现实的人 | 第23-24页 |
2.1.2 落脚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24-25页 |
2.1.3 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 | 第25-26页 |
2.1.4 直接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和谐交往思想 | 第26页 |
2.2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思想 | 第26-29页 |
2.2.1 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思想 | 第27页 |
2.2.2 中国当代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思想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的现状分析 | 第29-49页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3.2 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交往现状 | 第31-42页 |
3.2.1 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宗教信仰状况 | 第31-36页 |
3.2.2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现状 | 第36-42页 |
3.3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的特殊性 | 第42-49页 |
3.3.1 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谐交往的基础 | 第42-45页 |
3.3.2 皈依民族传统——影响和谐交往的重要因子 | 第45-46页 |
3.3.3 宗教和谐——人际和谐的关键所在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宗教信仰对人际和谐交往的影响 | 第49-56页 |
4.1 积极影响 | 第49-52页 |
4.1.1 帮助青少年树立“向善”的交往理念 | 第49-50页 |
4.1.2 规范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行为 | 第50-51页 |
4.1.3 调适交往冲突时的焦虑心理 | 第51页 |
4.1.4 调整交往时产生的距离感 | 第51-52页 |
4.2 消极影响 | 第52-56页 |
4.2.1 缩小了交往对象的范围 | 第52-53页 |
4.2.2 限制了人际交往的深度 | 第53页 |
4.2.3 约束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 第53-54页 |
4.2.4 不利于形成真正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困境与期望. | 第56-62页 |
5.1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困境 | 第56-58页 |
5.1.1 长期积淀的文化差异 | 第56-57页 |
5.1.2 文化定势与心理偏见 | 第57-58页 |
5.1.3 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 | 第58页 |
5.2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构建的期望 | 第58-62页 |
5.2.1 宗教对话 | 第58-59页 |
5.2.2 宗教宽容与尊敬 | 第59-60页 |
5.2.3 依法管理与规范发展 | 第60页 |
5.2.4 构建宗教和谐—人际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和谐的共生发展格局 | 第60-62页 |
第六章 多元宗教信仰下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人际和谐交往能力的培养 | 第62-74页 |
6.1 青少年提升人际和谐交往素质 | 第62-64页 |
6.1.1 学习人际和谐交往知识 | 第62-63页 |
6.1.2 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 第63-64页 |
6.1.3 积极参与人际交往 | 第64页 |
6.2 培育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 第64-66页 |
6.2.1 秉持人际和谐交往教育理念 | 第65页 |
6.2.2 坚持以身作则教育方式 | 第65-66页 |
6.3 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66-68页 |
6.3.1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 第66-67页 |
6.3.2 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际和谐交往观 | 第67页 |
6.3.3 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 第67-68页 |
6.4 运用宗教信仰的力量 | 第68-71页 |
6.4.1 挖掘有利于青少年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交往的思想 | 第69页 |
6.4.2 促进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引导和教育 | 第69-70页 |
6.4.3 加强对宗教组织的管理 | 第70-71页 |
6.5 社会协同营造良好氛围 | 第71-74页 |
6.5.1 构建和谐文化 | 第71页 |
6.5.2 搭建有效平台 | 第71-72页 |
6.5.3 建立合理制度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一 :问卷 | 第82-88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