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山地水肥一体化关键装置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概述 | 第7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7页 |
1.1.2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5 研究方案 | 第1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1-13页 |
第2章 水肥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21页 |
2.1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3-14页 |
2.1.1 系统性能要求 | 第13页 |
2.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3-14页 |
2.2 系统重要部件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2.2.1 文丘里管吸肥原理 | 第14-16页 |
2.3 辅助硬件的选择 | 第16-20页 |
2.3.1 PVC管的选择 | 第16页 |
2.3.2 逆止阀的选择 | 第16-17页 |
2.3.3 电动阀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4 其他部件的选择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水肥一体化模糊控制系统 | 第21-31页 |
3.1 模糊控制和MATLAB概述 | 第21-22页 |
3.1.1 模糊控制的概述 | 第21页 |
3.1.2 MATLAB/Simulink的概述 | 第21-22页 |
3.2 水肥一体化模糊控制系统 | 第22-25页 |
3.2.1 模糊控制原理 | 第22-23页 |
3.2.2 模糊控制的实现 | 第23页 |
3.2.3 各个输入量、输出量的量化 | 第23-24页 |
3.2.4 模糊规则的确定 | 第24-25页 |
3.3 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25-30页 |
3.3.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5-29页 |
3.3.2 模糊控制器仿真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1-43页 |
4.1 逻辑控制器的选择 | 第31-34页 |
4.1.1 PLC的选择依据 | 第31-32页 |
4.1.2 PLC的选型 | 第32页 |
4.1.3 A/D模块的选择 | 第32-34页 |
4.2 传感器的选择 | 第34-37页 |
4.2.1 PH传感器的选择 | 第34-35页 |
4.2.2 EC传感器的选择 | 第35页 |
4.2.3 土壤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第35-36页 |
4.2.4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第36-37页 |
4.3 控制电路设计 | 第37-39页 |
4.3.1 控制系统线路图 | 第37-38页 |
4.3.2 泵的控制线路图 | 第38-39页 |
4.4 施肥模糊控制在PLC中的应用 | 第39-41页 |
4.4.1 查询表的建立 | 第39-40页 |
4.4.2 模糊控制程序流程图 | 第40页 |
4.4.3 模糊控制设计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水肥一体化控制软件系统 | 第43-57页 |
5.1 开发软件的介绍 | 第43-45页 |
5.1.1 STEP7-Micro/WIN的简介 | 第43页 |
5.1.2 组态王的简介 | 第43-44页 |
5.1.3 MCGS组态简介 | 第44-45页 |
5.2 PLC程序规则设计 | 第45-46页 |
5.3 监控界面设计 | 第46-53页 |
5.3.1 本机触摸屏界面设计 | 第47-50页 |
5.3.2 上位机界面设计 | 第50-53页 |
5.4 与下位机通讯的实现 | 第53-55页 |
5.4.1 PLC通讯功能的概述 | 第53-54页 |
5.4.2 触摸屏与PLC通讯 | 第54-55页 |
5.4.3 上位机与PLC通讯 | 第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应用 | 第57-63页 |
6.1 EC值控制 | 第58-59页 |
6.2 定量施肥控制 | 第59-61页 |
6.3 上位机界面控制 | 第61-6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总结 | 第63页 |
7.2 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94页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附录B 程序 | 第7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