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产品设计论文

基于生活方式转型的动态用户画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1.1 课题概述第8-9页
    1.2 研究背景第9-14页
        1.2.1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第9-11页
        1.2.2 技术革新与价值观变革引发的生活方式转型趋势第11-12页
        1.2.3 现阶段对用户画像工具理解的片面性第12-14页
    1.3 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用户画像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对用户画像工具的批判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4.1 研究目的第17页
        1.4.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8-19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19-20页
    1.7 研究框架及流程第20-21页
第二章 静态用户画像到动态用户画像的演进过程第21-34页
    2.1 静态用户画像研究第22-27页
        2.1.1 目标导向的人物角色法第22-23页
        2.1.2 用户画像生命周期论第23-25页
        2.1.3 故事为基础的十步人物角色法第25-26页
        2.1.4 大数据大样本定量统计分析方法第26-27页
        2.1.5 构建用户画像方法的反思第27页
    2.2 动态用户画像来源第27-31页
        2.2.1 经济学对影响用户行为与决策的研究方法第27-29页
        2.2.2 社会学与心理学对影响用户行为的研究第29-31页
    2.3 动态用户画像的思维特征第31-32页
        2.3.1 探索用户的深层普遍性第31-32页
        2.3.2 发挥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第32页
        2.3.3 动态用户画像的可迭代性第32页
    2.4 动态用户画像的用途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动态用户画像的描述方式与维度研究第34-51页
    3.1 描述动态用户画像的方法第34-39页
        3.1.1 信仰层面的潜在性用户画像第34-36页
        3.1.2 同理心层面的可能性用户画像第36-38页
        3.1.3 设计流程层面的临时用户画像第38-39页
    3.2 动态用户画像的维度调研第39-50页
        3.2.1 研究方法第39-40页
        3.2.2 动态用户画像构成要素调研第40-43页
        3.2.3 焦点小组与访谈结果整理第43-45页
        3.2.4 用户画像要素提取与文献资料补充第45-48页
        3.2.5 用户画像要素卡片归类与维度确立第48-49页
        3.2.6 初步构建动态用户画像模型第49-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动态用户画像的四个维度第51-63页
    4.1 动态用户画像的四个维度第52-59页
        4.1.1 自然条件维度第52-53页
        4.1.2 价值取向维度第53-54页
        4.1.3 行为习惯维度第54-56页
        4.1.4 认知特征维度第56-59页
    4.2 动态用户画像的四维问卷设计第59-62页
        4.2.1 生活态度问卷第59-60页
        4.2.2 生活态度访谈提纲第60-62页
    4.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动态用户画像案例验证第63-74页
    5.1 动态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工作坊验证第63-64页
        5.1.1 以工作坊为验证工具第63页
        5.1.2 工作坊的设计与实施第63-64页
        5.1.3 工作坊成果概述第64页
    5.2 贵州拓路士户外运动旅游项目动态用户画像构建测评与改进第64-73页
        5.2.1 贵州拓路士户外运动旅游项目动态用户画像构建第64-68页
        5.2.2 贵州拓路士户外运动旅游项目动态用户画像测评第68-71页
        5.2.3 贵州拓路士户外运动旅游项目动态用户画像改进第71-73页
    5.3 工作坊总结与反思第73-74页
        5.3.1 工作坊的总结第73页
        5.3.2 工作坊的反思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主要结论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附录二: 问卷预调研第82-84页
附录三: 动态用户画像四维问卷第84-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克兰现代包装设计研究
下一篇: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柱塞副油膜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