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党员教育管理的手机APP设计及传播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21页
        1.2.1 移动学习研究第13-14页
        1.2.2 组织传播研究第14-15页
        1.2.3 政治传播研究第15-16页
        1.2.4 党建信息化研究第16-18页
        1.2.5 电子政务系统研究第18-19页
        1.2.6 智慧党建研究第19-20页
        1.2.7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第20-2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2章 党员教育管理APP设计的可行性分析第23-31页
    2.1 党员教育管理APP的设计背景第23-26页
        2.1.1 新媒介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挑战第23页
        2.1.2 把关人弱化使舆论导向存在不确定性第23-24页
        2.1.3 党政机关亟待与民间舆论场良性互动第24-25页
        2.1.4 传播受众对党员教育媒介提出新需求第25-26页
    2.2 党员教育管理APP设计的优势分析第26-28页
        2.2.1 APP为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提供渠道第26-27页
        2.2.2 新媒体环境丰富党建管理工具形式第27页
        2.2.3 APP相较其它媒介有精准传播优势第27-28页
    2.3 党员教育管理APP设计的可行性分析第28-30页
        2.3.1 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奠定受众基础第28页
        2.3.2 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专业基础第28-29页
        2.3.3 党务信息管理平台积累实践经验第29页
        2.3.4 党报党刊媒体融合拓展传播平台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龙江慧党建”APP的设计及实现第31-59页
    3.1 “龙江慧党建”APP的设计目的与原则第31-33页
    3.2 “龙江慧党建”APP的设计需求第33-35页
        3.2.1 应用需求分析第33页
        3.2.2 功能需求分析第33-35页
    3.3 “龙江慧党建”APP的功能设计第35-36页
        3.3.1 系统整体架构第35页
        3.3.2 功能模块图第35-36页
    3.4 “龙江慧党建”APP的艺术设计第36-39页
        3.4.1 图标设计第36-37页
        3.4.2 界面设计第37-39页
    3.5 “龙江慧党建”APP的模块设计第39-58页
        3.5.1 组织档案模块第40-43页
        3.5.2 党课学习模块第43-48页
        3.5.3 组织生活管控考核模块第48-53页
        3.5.4 新闻资讯模块第53-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龙江慧党建”APP的传播分析第59-67页
    4.1 “龙江慧党建”APP的传播意义第59-60页
        4.1.1 丰富党员教育方式方法第59页
        4.1.2 提高党组织的服务效率第59-60页
        4.1.3 增强党员与党组织互动第60页
    4.2 “龙江慧党建”APP的传播策略第60-63页
        4.2.1 树立内容为王且用户至上思维第61-62页
        4.2.2 通过传播矩阵提升再传播能力第62页
        4.2.3 运用新媒介技术优化用户体验第62-63页
    4.3 “龙江慧党建”APP的传播参与保障第63-66页
        4.3.1 组建专业运营团队第63页
        4.3.2 建立合理考评制度第63-65页
        4.3.3 构建多样互动体系第65页
        4.3.4 连接社会服务系统第65-66页
    4.4 “龙江慧党建”APP发展方向展望第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谈意大利语音“U”母音在歌唱中的训练运用--以歌曲《紫罗兰》为例
下一篇:基于人本观的电力计量实验建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