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泌尿器肿瘤论文--膀胱肿瘤论文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标志物筛选及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个人简历第3-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2-19页
    1.1 膀胱癌概况第13-15页
        1.1.1 膀胱癌流行病学概况第13页
        1.1.2 膀胱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第13-14页
        1.1.3 膀胱癌的病理分型及症状第14页
        1.1.4 膀胱癌的诊断方法第14-15页
    1.2 膀胱癌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生物信息学概述第15-16页
        1.2.2 膀胱癌相关RNA分子标志物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资料和方法第19-24页
    2.1 资料来源第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3页
        2.2.1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19-20页
        2.2.2 miRNA靶基因的预测第20-21页
        2.2.3 诊断效果的评价第21页
        2.2.4 基因的生物富集分析第21-22页
        2.2.5 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分析第22-23页
    2.3 统计学处理第23-24页
3 结果第24-66页
    3.1 样本情况第24页
    3.2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生物标记物筛选第24-53页
        3.2.1 数据预处理第24-28页
        3.2.2 差异表达分析第28-29页
        3.2.3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分析第29-31页
        3.2.4 生物标记物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第31-50页
        3.2.5 生物标记物的诊断效果评价第50-53页
    3.3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分析第53-66页
        3.3.1 数据预处理第53-55页
        3.3.2 软阈值的确定第55页
        3.3.3 基因模块的识别第55-56页
        3.3.4 基因模块的生物富集分析第56-58页
        3.3.5 共表达基因模块和样本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第58-61页
        3.3.6 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枢纽基因的筛选第61-66页
4 讨论第66-75页
    4.1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mRNA生物标记物第66-70页
    4.2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miRNA生物标记物第70-72页
    4.3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与临床病理特征高度相关的枢纽基因第72-75页
5 总结第75-77页
    5.1 研究结论第75-76页
    5.2 创新点第76页
    5.3 不足之处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9页
综述第89-99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致谢第99-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病毒介导的SNCG基因沉默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的影响
下一篇:肝癌住院患者家属陪护现状及其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