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临床试验研究 | 第13-37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1.1.1 受试对象入选标准 | 第13页 |
1.1.2 受试对象排除标准 | 第13页 |
1.1.3 临床资料 | 第13-14页 |
1.1.4 主要试剂、仪器及药品 | 第14-15页 |
1.1.5 麻醉方法 | 第15-16页 |
1.1.6 监测指标与标本采集 | 第16-18页 |
1.1.7 注意事项 | 第18页 |
1.1.8 统计学处理 | 第18页 |
1.2 结果 | 第18-28页 |
1.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 第18-19页 |
1.2.2 两组患者MAP与HR的比较 | 第19-21页 |
1.2.3 两组患者各时点IL-6、TNF-α、CRP水平比较 | 第21-25页 |
1.2.4 两组患者各时点α1-MG、Cys-C、Scr水平比较 | 第25-28页 |
1.3 讨论 | 第28-32页 |
1.3.1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麻醉的优点 | 第28-29页 |
1.3.2 右美托咪定对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 第29-31页 |
1.3.3 DEX对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 | 第31-32页 |
1.4 不足与展望 | 第32页 |
1.5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第2章 综述 右美托咪定的抗炎及肾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第37-51页 |
2.1 右美托咪定的药理学作用 | 第37-38页 |
2.1.1 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 | 第37页 |
2.1.2 右美托咪定的药理学 | 第37-38页 |
2.1.3 右美托咪定的不良反应 | 第38页 |
2.2 右美托咪定的抗炎作用 | 第38-39页 |
2.3 右美托咪定可能的抗炎机制 | 第39-41页 |
2.3.1 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 | 第39-40页 |
2.3.2 调制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 | 第40页 |
2.3.3 下调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 | 第40-41页 |
2.3.4 其它 | 第41页 |
2.4 右美托咪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 第41-43页 |
2.4.1 右美托咪定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的肾保护作用 | 第41页 |
2.4.2 脓毒症鼠模型中右美托咪定的肾保护作用 | 第41-42页 |
2.4.3 心胸外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的肾保护作用 | 第42页 |
2.4.4 泌尿外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的肾保护作用 | 第42-43页 |
2.4.5 肝胆外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的肾保护作用 | 第43页 |
2.5 右美托咪定的肾保护机制 | 第43-46页 |
2.5.1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 第43-44页 |
2.5.2 增加利钠肽的释放 | 第44页 |
2.5.3 抑制交感兴奋 | 第44页 |
2.5.4 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 第44-45页 |
2.5.5 对抗氧化应激 | 第45页 |
2.5.6 抗细胞凋亡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导师简介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