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复方凝乳酶胶囊的制备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

缩略词表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tracts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第12-14页
    1.2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第14-16页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立题依据第17-19页
第二章 B.subtilisYB-3产凝乳酶的发酵研究第19-26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微生物、材料和实验仪器第19-20页
        2.2.1 菌株第20页
        2.2.2 培养基第20页
            2.2.2.1 种子培养基第20页
            2.2.2.2 发酵培养基第20页
        2.2.3 试剂第20页
        2.2.4 主要仪器第20页
    2.3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3.1 Bacillus subtilis YB-3的摇瓶培养第20-21页
            2.3.1.1 菌种的活化第20-21页
            2.3.1.2 种子的生长曲线第21页
            2.3.1.3 环境条件对凝乳酶产量的影响第21页
                2.3.1.3.1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第21页
                2.3.1.3.2 溶氧对产酶的影响第21页
        2.3.2 B.subtilis YB-3的发酵罐培养第21页
        2.3.3 B.subtilis YB-3的流加发酵工艺研究第21-22页
        2.3.4 凝乳酶活力的测定第22页
        2.3.5 菌体湿重测定第2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2-25页
        2.4.1 种子的生长曲线第22-23页
        2.4.2 环境条件对凝乳酶产量的影响第23页
        2.4.3 B.subtilis YB-3的大规模发酵第23-24页
        2.4.4 溶氧对B.subtilis YB-3发酵的影响第24页
        2.4.5 流加营养成分的发酵结果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发酵液中凝乳酶的分离纯化第26-30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材料第26页
        3.2.1 试剂第26页
        3.2.2 仪器第26页
    3.3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3.1 发酵液的浓缩第26页
        3.3.2 浓缩液的乙醇分级沉淀第26-27页
            3.3.2.1 浓缩液分级沉淀的最适乙醇浓度确定第27页
            3.3.2.2 浓缩液的乙醇分级沉淀第27页
        3.3.3 凝乳酶的干燥第27页
        3.3.4 蛋白含量测定第27页
        3.3.5 凝乳酶含量测定第2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27-29页
        3.4.1 发酵液的浓缩第27-28页
        3.4.2 浓缩液分级沉淀的最适乙醇浓度确定第28页
        3.4.3 浓缩液的乙醇分级沉淀第28-29页
        3.4.5 凝乳酶的干燥第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复方凝乳酶胶囊的制备第30-36页
    4.1 引言第30页
    4.2 材料与实验仪器第30页
        4.2.1 试剂第30页
        4.2.2 仪器第30页
    4.3 实验方法第30-32页
        4.3.1 粗凝乳酶粉末的性状第30页
            4.3.1.1 外观第30页
            4.3.1.2 溶解度第30页
            4.3.1.3 引湿性第30页
            4.3.1.4 酶活力测定第30页
        4.3.2 胶囊制备工艺研究第30-32页
            4.3.2.1 剂型选择第31页
            4.3.2.2 辅料量的确定第31页
            4.3.2.3 处方筛选第31页
            4.3.2.4 粉末流动性考察第31-32页
            4.3.2.5 粉末吸湿性考察第32页
            4.3.2.6 胶囊壳的选择第32页
            4.3.2.7 胃蛋白酶活力测定第32页
        4.3.3 新复方凝乳酶胶囊质量检查第32页
            4.3.3.1 干燥失重第32页
            4.3.3.2 装量差异第32页
            4.3.3.3 崩解时限第32页
        4.3.4 统计学处理第32页
    4.4 实验结果第32-34页
        4.4.1 粗凝乳酶粉末的性状第32-33页
            4.4.1.1 外观、溶解度与含量第32页
            4.4.1.2 引湿性第32-33页
        4.4.2 胶囊制备工艺第33-34页
            4.4.2.1 处方筛选第33-34页
            4.4.2.2 胶囊壳的选择第34页
        4.4.3 复方凝乳酶胶囊质量检查第34页
            4.4.3.1 干燥失重第34页
            4.4.3.2 装量差异第34页
            4.4.3.3 崩解时限第34页
    4.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五章 复方凝乳酶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作用第36-42页
    5.1 引言第36页
    5.2 实验材料第36-37页
        5.2.1 实验动物第36页
        5.2.2 实验药物第36页
        5.2.3 实验材料第36-37页
        5.2.4 实验仪器第37页
    5.3 试验方法第37-38页
        5.3.1 对FD模型大鼠的影响第37-38页
            5.3.1.1 动物造模第37页
            5.3.1.2 给药方法第37页
            5.3.1.4 观测指标第37-38页
                5.3.1.4.1 进食量测定第37页
                5.3.1.4.2 大鼠体增率的测定第37-38页
                5.3.1.4.3 大鼠外观行为观察第38页
                5.3.1.4.4 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的解剖观察第38页
                5.3.1.4.5 胃排空的检测第38页
        5.3.3 统计学处理第38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38-40页
        5.4.1 复方凝乳酶胶囊对FD大鼠的影响第38-40页
            5.4.1.1 大鼠外观行为第38页
            5.4.1.2 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的解剖观察第38-39页
            5.4.1.3 FD大鼠模型的验证第39页
            5.4.1.4 药物对大鼠体增率的影响第39-40页
            5.4.1.5 药物对胃排空率的影响第40页
    5.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42-44页
    1 全文总结第42-43页
    2 研究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洋参果冠心片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αB-晶状体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