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PPP模式下哈尔滨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政府角色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1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目的第15页
        1.1.3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第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论文方法第19页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第19-21页
        1.4.1 研究路线第19-20页
        1.4.2 创新点第20-21页
2 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政府角色的基础理论第21-25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3页
        2.1.1 PPP模式第21页
        2.1.2 PPP模式下政府角色第21-22页
        2.1.3 地下综合管廊第22-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4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3页
        2.2.2 新公共财政理论第23-24页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PPP模式下哈尔滨综合管廊建设中政府角色及问题分析第25-38页
    3.1 项目概况第25-26页
        3.1.1 运作方式第25-26页
        3.1.2 运作流程第26页
    3.2 政府总体角色定位状况第26-30页
        3.2.1 风险分担角色第26-28页
        3.2.2 合作伙伴角色第28页
        3.2.3 监管角色第28-30页
    3.3 项目各阶段政府角色定位状况第30-31页
        3.3.1 准备阶段的规划者第30页
        3.3.2 授权阶段的组织者及合作者第30-31页
        3.3.3 建设运营阶段的监管者第31页
        3.3.4 移交阶段的接收者第31页
    3.4 政府角色转换过程存在的偏差第31-34页
        3.4.1 规划角色方面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第31-32页
        3.4.2 风险分担角色方面缺乏科学的PPP项目风险管理流程第32页
        3.4.3 合作伙伴角色方面信用危机第32-33页
        3.4.4 监管角色方面监管工作不到位第33-34页
    3.5 政府角色定位偏差成因分析第34-36页
        3.5.1 对PPP认识不足第34-35页
        3.5.2 缺乏PPP专业人才和专业经验第35页
        3.5.3 政府部门契约意识淡薄第35-36页
        3.5.4 监管机制不完善第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8页
4 国内外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角色考察及启示第38-42页
    4.1 国外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角色考察第38-39页
        4.1.1 美国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角色考察第38页
        4.1.2 新加坡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角色考察第38-39页
    4.2 国内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角色考察第39-40页
        4.2.1 PPP模式下贵州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政府角色考察第39页
        4.2.2 PPP模式下湖南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政府角色考察第39-40页
    4.3 经验启示第40-41页
        4.3.1 人才战略与专业化的PPP管理机构第40页
        4.3.2 完善的顶层设计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PPP模式下完善综合管廊建设中政府角色的建议第42-49页
    5.1 强化政府规划角色第42-43页
        5.1.1 提高对PPP模式认识高度第42页
        5.1.2 加快管廊项目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步伐第42-43页
        5.1.3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廊收费定价标准第43页
    5.2 强化政府组织角色第43-45页
        5.2.1 加强专门机构和专业人才建设第43-44页
        5.2.2 加强项目合同管理第44-45页
        5.2.3 增强风险规避意识第45页
        5.2.4 构建结构设置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第45页
    5.3 强化政府信用主体角色第45-47页
        5.3.1 提高公务人员诚信意识第45-46页
        5.3.2 构建政府信用平台第46页
        5.3.3 加强政府依法行政第46-47页
    5.4 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角色第47-48页
        5.4.1 建立独立、专业的监管机构第47页
        5.4.2 建立信息透明机制第47-48页
        5.4.3 加强PPP项目质量的监管第48页
    5.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民道德建设中的衡阳旅游文化价值研究
下一篇:组织创业能力对应急产业链整合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