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高等教育史论文

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1-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论文选题缘起第14-16页
    1.2 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1.3 研究现状综述第17-21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1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难点、思路及框架结构第21-24页
        1.5.1 论文的创新点第21-22页
        1.5.2 本课题的难点第22-23页
        1.5.3 论文的思路及框架结构第23-24页
    1.6 论文的资料搜集第24-28页
第2章 黑龙江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第28-44页
    2.1 近代黑龙江外敌入侵、政权更迭及社会变化第28-31页
    2.2 近代黑龙江的区域变化及建制第31-34页
    2.3 中东铁路的修建与俄式(移民)教育的出现第34-39页
    2.4 晚清时期中国教育体制的变化第39-44页
第3章 九一八事变前的黑龙江高等教育第44-76页
    3.1 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的两种高等教育体系第44-46页
    3.2 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政策、方针第46-57页
        3.2.1 北洋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方针第46-52页
        3.2.2 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方针第52-56页
        3.2.3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关于高等教育的态度、方针第56-57页
    3.3 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设置及管理第57-76页
        3.3.1 1912 年至 1920 年,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第57-58页
        3.3.2 1920 年至 1931 年,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第58-65页
        3.3.3 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规程第65-70页
        3.3.4 黑龙江地区教育经费概况第70-76页
第4章 日伪时期的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上)第76-98页
    4.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地区的侵占第76-79页
    4.2 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破坏与侵占第79-81页
    4.3 伪满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及全面垄断第81-92页
    4.4 东省特区高等教育的移交第92-98页
第5章 日伪时期的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下)第98-118页
    5.1 日伪的高等教育政策第98-103页
        5.1.1 殖民主义的教育方针确立第98-100页
        5.1.2 新学制、战时体制教育的实施第100-103页
    5.2 黑龙江地区高等院校的设置与管理第103-118页
        5.2.1 日伪高等院校的设置第103-110页
        5.2.2 日伪黑龙江地区高等学校的管理与规程第110-118页
第6章 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改造与发展第118-136页
    6.1 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状况第118-127页
        6.1.1 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的特殊情况第118-120页
        6.1.2 国民党对伪满教育机构接收和党化教育政策第120-123页
        6.1.3 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延续与重建第123-127页
    6.2 中共治下的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改造与建设第127-136页
        6.2.1 中共对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造之路第127-131页
        6.2.2 高等教育的“新型正规化”第131-136页
结语第136-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4页
附录第154-168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8-170页
后记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薄膜晶体管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下一篇:家族性资源、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