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铜论文

铜精矿直接还原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铜的性质、用途、消费第11-14页
        1.1.1 铜的性质第11-12页
        1.1.2 铜的用途第12页
        1.1.3 铜的产量与需求第12-13页
        1.1.4 铜的资源第13-14页
    1.2 铜的矿物第14-15页
    1.3 铜的生产方法第15-22页
        1.3.1 火法炼铜第15-19页
        1.3.2 湿法炼铜第19-22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5页
        1.4.1 课题研究意义第22页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5页
第2章 原料性能、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第25-33页
    2.1 原料第25-27页
        2.1.1 铜精矿第25-26页
        2.1.2 氧化钙第26-27页
        2.1.3 无烟煤第27页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2.3 研究方法第28-29页
    2.4 分析方法第29-30页
        2.4.1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第29页
        2.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9-30页
        2.4.3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第30页
        2.4.4 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分析第30页
    2.5 小结第30-33页
第3章 铜精矿直接还原的理论基础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热力学计算第33-37页
        3.2.1 计算方法第33-34页
        3.2.2 铜精矿直接还原热力学计算第34-37页
    3.3 热力学条件第37-38页
    3.4 反应机理第38-40页
    3.5 添加剂的还原机理第40-41页
    3.6 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铜精矿直接还原实验研究第43-57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分析第43-44页
        4.2.1 全铜的测定第43-44页
        4.2.2 金属铜的测定第44页
        4.2.3 还原率的计算方法第44页
    4.3 实验部分第44-47页
        4.3.1 实验装置第44-45页
        4.3.2 实验步骤第45-46页
        4.3.3 实验条件第46-47页
    4.4 铜精矿直接还原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49页
        4.4.1 无烟煤添加量对铜精矿还原率的影响第47-48页
        4.4.2 氧化钙添加量对铜精矿还原率的影响第48-49页
    4.5 还原温度对铜精矿还原率的影响第49-50页
        4.5.1 引言第49页
        4.5.2 实验第49-50页
    4.6 保温时间对铜精矿还原率的影响第50-51页
    4.7 不同添加剂添加量对铜精矿还原率的的影响第51-53页
        4.7.1 引言第51页
        4.7.2 NaF添加剂第51-52页
        4.7.3 Na_2CO_3添加剂第52页
        4.7.4 K_2S_2O_7添加剂第52-53页
    4.8 添加添加剂后还原温度对铜精矿还原率的影响第53-54页
    4.9 添加添加剂后保温时间对铜精矿还原率的影响第54-55页
    4.10 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铜精矿直接还原赋存状态的研究第57-71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分析方法第57页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7-64页
        5.3.1 未加添加剂铜精矿还原产物赋存状态的研究第57-62页
        5.3.2 添加添加剂对铜精矿还原产物赋存状态的影响第62-64页
    5.4 SEM-EDS分析第64-69页
        5.4.1 添加剂为3wt%Na_2CO_3的SEM-EDS分析第64-66页
        5.4.2 添加剂为3wt%K2S_2O_7的SEM-EDS分析第66-68页
        5.4.3 添加剂为3wt%NaF的SEM-EDS元素分析第68-69页
    5.5 小结第69-71页
第6章 铜精矿直接还原动力学研究第71-83页
    6.1 引言第71页
    6.2 差热-热重分析第71-73页
        6.2.1 分析测定实验第71页
        6.2.2 实验结果分析第71-73页
    6.3 铜精矿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第73-80页
        6.3.1 失重率的计算第73-74页
        6.3.2 碳化还原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第74-76页
        6.3.3 铜精矿直接还原反应活化能与指数因子第76-80页
    6.4 小结第80-83页
第7章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先验知识的卷烟感官评吸指标预测方法
下一篇:净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力建模与修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