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活性炭吸附SO2及微波场中再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SO_2的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 | 第10-16页 |
·SO_2的危害 | 第10页 |
·我国SO_2排放的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外烟气脱硫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SO_2的控制技术 | 第12-15页 |
·脱硫设备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活性炭材料的应用 | 第16-21页 |
·活性炭脱除SO_2的反应机理 | 第16-17页 |
·活性炭脱除SO_2的影响因素 | 第17页 |
·活性炭的再生技术 | 第17-18页 |
·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技术 | 第18-20页 |
·活性炭的改性 | 第20-21页 |
·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操作参数对过渡金属离子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22页 |
·金属离子的协同作用 | 第22页 |
·金属氧化物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 | 第22-23页 |
·微波加热技术 | 第23-27页 |
·微波辐照加热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技术的比较 | 第24-25页 |
·微波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微波的危害及防护 | 第26-27页 |
·本实验的目的和内容 | 第27-28页 |
2 改性活性炭在微波场中升温性能的研究 | 第28-4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28页 |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 | 第28-29页 |
·改性活性炭的表征 | 第29页 |
·改性活性炭在微波场中升温的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9页 |
·实验的相关说明 | 第29-32页 |
·反应器的选择 | 第29-30页 |
·微波的防护 | 第30页 |
·保护气的选择 | 第30页 |
·测温方式的选择 | 第30-31页 |
·活性炭损耗率的计算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改性活性炭的表征 | 第32-33页 |
·微波辐照功率对改性活性炭升温的影响 | 第33-34页 |
·负载的金属离子对活性炭升温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保护气流量对活性炭升温的影响 | 第35页 |
·微波辐照功率对活性炭损耗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保护气流量对活性炭损耗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微波辐照时间对活性炭损耗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微波辐照次数对活性炭损耗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改性活性炭吸附SO_2的性能研究 | 第40-4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40页 |
·低浓度SO_2气体的的实验室配制 | 第40页 |
·改性活性炭吸附SO_2的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40-4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活性炭吸附气体为SO_2+N_2 | 第42-43页 |
·活性炭吸附气体为SO_2+N_2+空气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微波再生改性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 第46-5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46页 |
·吸附饱和活性炭的制备 | 第46页 |
·微波解吸改性活性炭的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46-47页 |
·SO_2吸率的计算 | 第47页 |
·N_2的加热方法 | 第47-48页 |
·解吸产物的检测 | 第48-4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微波辐照功率对解吸的影响 | 第49-50页 |
·微波辐照功率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50页 |
·载气流量对解吸的影响 | 第50-51页 |
·载气流量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再生次数对吸附解吸的影响 | 第52-54页 |
·活性炭加热解吸与微波辐照再生的比较 | 第54页 |
·解吸气体成分的检测及解吸原理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