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9-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简介 | 第14-21页 |
2.1 融资担保基础简介 | 第14-15页 |
2.2 融资担保项目的特点 | 第15-16页 |
2.3 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2.3.1 担保机构规模小,存在违规经营现象 | 第16页 |
2.3.2 机构分布不合理,担保品种单一化 | 第16-17页 |
2.3.3 风险分散能力有限,缺乏再担保机构 | 第17页 |
2.3.4 反担保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 第17页 |
2.4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的概念 | 第17-18页 |
2.5 传统的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数据挖掘技术与谱聚类算法 | 第21-35页 |
3.1 数据挖掘技术 | 第21-25页 |
3.1.1 数据挖掘理论概述 | 第21页 |
3.1.2 数据挖掘功能 | 第21-23页 |
3.1.3 数据挖掘过程 | 第23-24页 |
3.1.4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 | 第24-25页 |
3.2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 | 第25-28页 |
3.2.1 聚类基础概论 | 第25-26页 |
3.2.2 聚类方法研究 | 第26-27页 |
3.2.3 K-means算法 | 第27-28页 |
3.3 谱聚类算法 | 第28-33页 |
3.3.1 谱聚类基础理论 | 第28-30页 |
3.3.2 谱聚类经典算法简介 | 第30-31页 |
3.3.3 经典谱聚类算法的优缺点 | 第31-32页 |
3.3.4 谱聚类算法的改进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5-46页 |
4.1 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2 指标的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4.3 指标的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4.3.1 无量纲化预处理 | 第37页 |
4.3.2 灰色关联分析 | 第37-38页 |
4.4 基础指标的预选 | 第38-39页 |
4.5 指标的设计过程 | 第39-45页 |
4.5.1 确定指标体系的分析序列 | 第39-40页 |
4.5.2 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0-41页 |
4.5.3 关联系数的计算 | 第41-43页 |
4.5.4 计算关联度 | 第43-44页 |
4.5.5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第44-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 第46-72页 |
5.1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模型设计 | 第46-52页 |
5.1.1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的算法设计 | 第46-47页 |
5.1.2 基于改进的谱聚类算法的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模型 | 第47-52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5.3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57-68页 |
5.3.1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应用系统概述 | 第57-58页 |
5.3.2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系统的应用 | 第58-62页 |
5.3.3 融资担保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应用范例 | 第62-68页 |
5.4 融资担保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的应用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6.1 总结 | 第72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图版 | 第79-80页 |
表版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