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洲哲学论文--北美洲哲学论文--美国哲学论文--二十世纪哲学论文--其他论文

约翰·塞尔行动哲学及其与马克思实践哲学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缘由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2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研究成果的特点与不足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第14-16页
        1.5.1 研究难点第14页
        1.5.2 理论创新第14-16页
第2章 “行动哲学”的内涵与发展分期第16-24页
    2.1 “行动哲学”的内涵第16-19页
        2.1.1 “行动哲学”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关联第16-17页
        2.1.2 “行动哲学”的核心论题第17-19页
    2.2 “行动哲学”的发展分期第19-24页
        2.2.1 行动哲学之萌芽状态——“行动”概念研究第19-20页
        2.2.2 行动哲学之形成时期——行动与心灵关系研究第20-22页
        2.2.3 行动哲学之发展时期——行动内在构成要素第22-24页
第3章 约翰·塞尔行动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4-34页
    3.1 塞尔行动理论的研究基础第24-25页
        3.1.1 言语行动理论与外部实在论第24-25页
        3.1.2 意识问题与意向性理论第25页
    3.2 塞尔行动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5-34页
        3.2.1 行动与意向性第26-28页
        3.2.2 行动与因果关系第28-30页
        3.2.3 行动与自由意志第30-31页
        3.2.4 行动与决定论第31-34页
第4章 约翰·塞尔行动哲学优劣评价第34-40页
    4.1 塞尔行动哲学思想的合理性第34-36页
        4.1.1 “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的划分具有一定意义第34-35页
        4.1.2 强调知行关系中“行”的重要性第35页
        4.1.3 推动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第35-36页
    4.2 塞尔行动哲学思想的局限性第36-40页
        4.2.1 在先意向与行动中意向关系区分并未涉及实质第36-37页
        4.2.2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第37页
        4.2.3 研究对象的单一性第37-38页
        4.2.4 行动标准与研究视角有待深化第38-40页
第5章 约翰·塞尔行动哲学思想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系第40-50页
    5.1 塞尔“行动”与马克思“实践”的内涵解读与关系分析第40-43页
        5.1.1 塞尔“行动”与马克思“实践”的内涵解读第40-42页
        5.1.2 塞尔“行动”与马克思“实践”的关系分析第42-43页
    5.2 塞尔行动哲学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相同性第43-45页
        5.2.1 主体能动性——行动意向性与主观能动性第43页
        5.2.2 目的一致性——致力于改造世界、改造主体自身第43-44页
        5.2.3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修正的相容论与历史决定论第44-45页
    5.3 塞尔行动哲学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差异性第45-47页
        5.3.1 研究侧重点之不同——个体行动与创造人类社会历史的活动第45-46页
        5.3.2 切入角度与研究方式之不同——行动本身与生产实践第46页
        5.3.3 对意识意向的理解不同——有意向的行动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第46-47页
    5.4 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塞尔行动哲学的意义第47-48页
    5.5 塞尔行动哲学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现实发展的借鉴意义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下一篇:阮刻本《周易正義》校讀箚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