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 第10页 |
1.2 网络安全及分布式防火墙的概念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数字校园和分布式防火墙技术的概述 | 第12-23页 |
2.1 数字校园的由来 | 第12-15页 |
2.1.1 数字校园的基本概念的提出 | 第12-13页 |
2.1.2 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2.1.3 数字校园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2.1.4 建设数字校园的目标和意义 | 第15页 |
2.2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 第15-17页 |
2.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 第16页 |
2.2.2 网络安全层次结构 | 第16-17页 |
2.3 防火墙技术介绍 | 第17-19页 |
2.3.1 防火墙的概念 | 第17-18页 |
2.3.2 防火墙的分类 | 第18-19页 |
2.4 几种传统防火墙系统体系[20] | 第19-20页 |
2.4.1 具有两种宿主的主机系统体系 | 第19页 |
2.4.2 被杜绝的主机系统体系 | 第19页 |
2.4.3 被屏蔽的分支网网络系统体系 | 第19页 |
2.4.4 传统防火墙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5 分布式防火墙概述 | 第20-22页 |
2.5.1 分布式防火墙概念的提出 | 第20页 |
2.5.2 分散的防火墙的结构 | 第20-21页 |
2.5.3 分布式防火墙的几种模型结构与分析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现存分布式防火墙结构模型及分析 | 第23-30页 |
3.1 基于KeNyote的分布式的防火墙模型 | 第23-25页 |
3.2 基于Agent的分散型防火墙的系统模型 | 第25-26页 |
3.3 基于Kebreros认证的分散型网络防火墙数学模型 | 第26-29页 |
3.4 混合防火墙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PISec的分布式防火墙的设计 | 第30-43页 |
4.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0页 |
4.2 策略运行模块 | 第30-37页 |
4.2.1 Netfiletr框架 | 第31-37页 |
4.3 策略控制中心的设计 | 第37页 |
4.4 IPSec通信 | 第37-42页 |
4.4.1 IPSee协议的概述 | 第38-41页 |
4.4.2 IPSec的最终实现 | 第41-42页 |
4.4.3 Ipsec对内部通信的保护 | 第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分布式代理防火墙的设计 | 第43-57页 |
5.1 体系结构 | 第43页 |
5.2 控制中心的结构 | 第43-45页 |
5.3 代理防火墙的结构 | 第45-48页 |
5.4 策略协商的模块 | 第48-51页 |
5.4.1 SSL协议 | 第49-50页 |
5.4.2 OpenSSL编程技术 | 第50-51页 |
5.4.3 线程池的技术 | 第51页 |
5.5 策略解析的模块 | 第51-52页 |
5.6 异常检测的模块 | 第52-55页 |
5.6.1 过滤的规则 | 第53页 |
5.6.2 防火墙的规则关系表示 | 第53-54页 |
5.6.3 防火墙规则的异常分类 | 第54-55页 |
5.7 策略执行模块 | 第55页 |
5.8 策略管理模块 | 第55页 |
5.9 日志模块 | 第55-56页 |
5.10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分布式防火墙的实现 | 第57-69页 |
6.1 系统的初始化 | 第57-58页 |
6.1.1 控制中心的初始化 | 第57页 |
6.1.2 代理防火墙的初始化过程 | 第57-58页 |
6.2 SSL安全通信的实现 | 第58-61页 |
6.2.1 创建CA的 中心 | 第59-60页 |
6.2.2 SSL安全通信的编程来实现 | 第60-61页 |
6.3 策略协商机制的实现 | 第61-66页 |
6.3.1 线程模型 | 第61-62页 |
6.3.2 策略协商的数据结构 | 第62-63页 |
6.3.3 控制中心协商机制 | 第63-64页 |
6.3.4 代理防火墙的策略协商机制 | 第64-65页 |
6.3.5 异常检测的实现 | 第65-66页 |
6.4 Keepalive报文 | 第66-67页 |
6.5 日志模块的实现 | 第67页 |
6.6 部署与实施 | 第67-68页 |
6.7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第69-72页 |
7.1 测试环境 | 第69页 |
7.1.1 测试环境 | 第69页 |
7.2 运行效果及测试 | 第69-70页 |
7.3 IPSec通信测试 | 第70-71页 |
7.4 本章总结 | 第71-7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8.1 总结 | 第72页 |
8.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