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8页 |
1.2.1 多相电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及其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双三相电机简介 | 第19-21页 |
2.3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2.4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与矢量控制 | 第23-28页 |
2.4.1 基于双d-q的坐标变换与电机矢量控制 | 第23-25页 |
2.4.2 基于矢量空间解耦的坐标变换与电机矢量控制 | 第25-28页 |
2.5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28-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双三相电机变频驱动系统的共模电压分析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共模电压的产生机理分析 | 第32-37页 |
3.3 共模电压的傅里叶分析 | 第37-40页 |
3.4 死区对共模电压的影响分析 | 第40-44页 |
3.5 仿真分析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基于SVPWM算法的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研究 | 第46-61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双三相电机变频驱动系统SVPWM算法简介 | 第46-47页 |
4.3 基于SVPWM算法的共模电压抑制策略 | 第47-55页 |
4.3.1 基于六个过渡矢量的共模电压抑制策略 | 第47-52页 |
4.3.2 基于十二个过渡矢量的共模电压抑制策略 | 第52-55页 |
4.4 考虑死区影响的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分析 | 第55-57页 |
4.5 仿真分析 | 第57-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 第61-72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硬件设计 | 第61-65页 |
5.2.1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第63页 |
5.2.2 转子位置检测电路设计 | 第63-64页 |
5.2.3 SiC功率MOSFET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 第64-65页 |
5.3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软件设计 | 第65-67页 |
5.3.1 CLA实时控制协处理器简介 | 第65页 |
5.3.2 主程序流程 | 第65-66页 |
5.3.3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 | 第66-67页 |
5.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5.4.1 双三相电机矢量控制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页 |
5.4.2 共模电压抑制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