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实业救国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1页 |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第8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 一、吴稚晖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1-21页 |
| (一)时代背景 | 第11-14页 |
| 1、个人经历 | 第11-13页 |
| 2、吴稚晖所处的时代 | 第13-14页 |
| (二)吴稚晖实业救国思想的渊源 | 第14-21页 |
| 1、唯物质主义的宇宙观 | 第14-16页 |
| 2、科学主义的人生观 | 第16-18页 |
| 3、提倡科学、鼓吹物质文明的社会观 | 第18-21页 |
| 二、吴稚晖实业救国思想的主张与实践 | 第21-42页 |
| (一)积极宣传实业救国 | 第21-23页 |
| 1、创办实业杂志,宣传实业思想 | 第21-22页 |
| 2、撰写科普小说,普及科学知识 | 第22-23页 |
| (二)大力推进实业教育 | 第23-30页 |
| 1、转变人们的观念 | 第23-24页 |
| 2、提倡科学教育 | 第24-25页 |
| 3、对工人进行教育 | 第25页 |
| 4、提倡推行职业教育 | 第25-26页 |
| 5、鼓励赴国外俭学,积极筹办海外大学 | 第26-30页 |
| (三)呼吁完善实业制度 | 第30-36页 |
| 1、提出开设工人俱乐部 | 第30-32页 |
| 2、改良教育制度 | 第32-33页 |
| 3、完善工业制度 | 第33-36页 |
| (四)主张各种实业协调发展 | 第36-42页 |
| 1、发展重工业 | 第36-38页 |
| 2、发展轻工业 | 第38-40页 |
| 3、发展农业 | 第40-42页 |
| 三、吴稚晖实业救国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 第42-46页 |
| (一)与教育救国思想相互交融 | 第42-43页 |
| (二)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 | 第43-44页 |
|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第44页 |
| (四)过分夸大科学工艺的作用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个人简历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