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5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以及最新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民间借贷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其职能 | 第16-20页 |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民间借贷的发展历史 | 第17页 |
第二节 政府以及政府职能的定义 | 第17-20页 |
一、政府的定义 | 第17-18页 |
二、政府职能的定义 | 第18-19页 |
三、政府对民间借贷的职能关键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温州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温州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一、温州民间借贷的发展历史 | 第20页 |
二、温州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三、温州民间借贷案例高发 | 第21页 |
第二节 温州地区民间借贷的教训----立人集团非法吸存案 | 第21-22页 |
一、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危机爆发 | 第21页 |
二、立人集团案件爆发 | 第21-22页 |
三、立人集团案件处理结果 | 第22页 |
第三节 温州金融改革遇到的问题 | 第22-25页 |
一、民间借贷登记的问题 | 第23页 |
二、温州地区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 第23页 |
三、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案件依然高发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政府在民间借贷发展过程中的职能缺失 | 第25-30页 |
第一节 地方性专职民间借贷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25-26页 |
一、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和部门 | 第25页 |
二、对民间借贷管理形式简单且层次单一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 第26-28页 |
一、没有一部系统专门适用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 | 第26-27页 |
二、政府对违法民间借贷行为打击不够严厉 | 第27-28页 |
三、网络等新形式的民间借贷无法可依 | 第28页 |
第三节 政府缺乏民间借贷信息搜集机制 | 第28-30页 |
一、缺乏专业的信息搜集平台 | 第28-29页 |
二、对已有民间借贷信息的整合力度不够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政府完善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30-42页 |
第一节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 第30-35页 |
一、制定区域性单行性法规,最大限度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功能 | 第30-31页 |
二、改进民间借贷相关配套法律,强化民间借贷法律体系协调性 | 第31-32页 |
三、建立个人破产等政策制度,完善民间借货相关主体的市场退出机制 | 第32-33页 |
四、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的支持,将民间借贷纳入正常的金融活动 | 第33-34页 |
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民间借贷提供信用保障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发挥政府市场监管的职能 | 第35-38页 |
一、调整民间借贷市场结构,区分对待民间借贷市场 | 第35-36页 |
二、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净化民间借贷市场 | 第36-37页 |
三、加强民间借贷主体信用审查监管工作力度 | 第37页 |
四、加速推行存款保险机制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发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 第38-42页 |
一、政府鼓励加引导 | 第38-39页 |
二、支持民营银行发展壮大 | 第39页 |
三、推行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指数 | 第39-40页 |
四、搭建民间借贷交易管理平台 | 第40-41页 |
五、适当放权给行业协会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