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与中医个性的相关性研究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理论研究 | 第10-15页 |
一.中医心理状态 | 第10页 |
二.中医心理紊乱状态 | 第10-11页 |
三.郁闷不舒状态 | 第11页 |
四.个性的相关概述 | 第11-14页 |
(一)西方对个性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中医个性理论 | 第12-14页 |
五.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的概念 | 第14-15页 |
临床研究 | 第15-26页 |
一.病例选择 | 第15-17页 |
(一)选择对象 | 第15页 |
(二)纳入标准 | 第15页 |
(三)排除标准 | 第15页 |
(四)抽样方法 | 第15页 |
(五)样本量 | 第15-16页 |
(六)调查工具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三.录入数据与相关结果 | 第19-20页 |
(一)原始数据回收 | 第19页 |
(二)录入数据 | 第19-20页 |
四.研究结果及统计 | 第20-26页 |
(一)一般情况 | 第20-22页 |
(二)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五态人分布比例 | 第22-23页 |
(三)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的相关性 | 第23-26页 |
讨论 | 第26-32页 |
一.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证概述 | 第26页 |
二.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闭与中医个性 | 第26-28页 |
三.一般资料分析 | 第28-29页 |
四.相关性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综述 | 第35-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发表论文 | 第64-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