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COX比例函数模型的新股破发风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IPO理论假说与制度概述第19-28页
    2.1 IPO理论与假说第19-22页
        2.1.1 内在价值理论第19-20页
        2.1.2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第20页
        2.1.3 行为金融学理论第20-21页
        2.1.4 信号假说第21页
        2.1.5 利益冲突假说与战略同盟假说第21-22页
    2.2 中国IPO定价机制第22-25页
        2.2.1 IPO发行监管方式第22-23页
        2.2.2 IPO发行定价机制第23-25页
    2.3 2009 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第25-27页
        2.3.1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第25页
        2.3.2 “窗口指导”政策第25-26页
        2.3.3 2009 年股改前后利益主体行为对比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样本分析与指标选取第28-41页
    3.1 样本分析第28-35页
        3.1.1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第28页
        3.1.2 股改前后IPO市场比较第28-32页
        3.1.3 破发与破发风险第32页
        3.1.4 2005-2014 年期间破发情况比较第32-35页
    3.2 COX比例函数模型第35-37页
        3.2.1 Cox比例函数模型第35-37页
        3.2.2 Cox比例函数模型的优势第37页
        3.2.3 Cox比例函数模型在本文中的应用第37页
    3.3 新股破发风险指标选取第37-40页
        3.3.1 定价调整行为指标第38页
        3.3.2 市场环境指标第38-40页
        3.3.3 承销商声誉指标第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2009 年股改前后新股破发风险研究第41-50页
    4.1 2009 年股改前新股破发风险研究第41-44页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42页
        4.1.2 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及分析第42-44页
            4.1.2.1 市场环境对破发风险的影响第42-43页
            4.1.2.2 公司属性对破发风险的影响第43-44页
    4.2 2009 年股改后新股破发风险研究第44-49页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4-46页
        4.2.2 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及分析第46-49页
            4.2.2.1 定价调整幅度对破发风险的影响第47页
            4.2.2.2 市场环境对破发风险的影响第47-48页
            4.2.2.3 承销商声誉对破发风险的影响第48-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2009 年股改前后研究结果对比分析第50-53页
    5.1 定价调整行为对破发风险的对比分析第50页
    5.2 IPO市场特征对破发风险的对比分析第50-52页
        5.2.1 公司属性影响对比分析第50-51页
        5.2.2 市场环境影响对比分析第51-52页
    5.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1 2014 年“窗口指导”恢复后的IPO市场情况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公平观念下的合作博弈解
下一篇:Management of Public Debt in Sri La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