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木质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催化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木质纤维素资源第13-14页
    1.3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第14-19页
        1.3.1 纤维素第16页
        1.3.2 半纤维素第16-17页
        1.3.3 木质素第17-19页
    1.4 静电纺丝技术第19-20页
    1.5 静电纺丝木质纤维素功能材料第20-23页
        1.5.1 静电纺丝木质纤维素复合材料第20-21页
        1.5.2 静电纺丝木质纤维素基催化材料第21-22页
        1.5.3 静电纺丝木质纤维素基电化学复合材料第22-23页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3-26页
        1.6.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可见光激发的静电纺丝纤维素醋酸酯Ag@AgCl光催化复合材料第26-42页
    2.1 前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2.1 材料第27页
        2.2.2 静电纺丝纤维素醋酸酯纳米膜第27页
        2.2.3 制备纤维素醋酸酯纳米膜负载的Ag@AgCl光催化材料第27-28页
        2.2.4 纤维素醋酸酯负载Ag@AgCl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评价第28-29页
        2.2.5 实验表征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40页
        2.3.1 纤维素醋酸酯膜负载Ag@AgCl的形貌第29-31页
        2.3.2 纤维素醋酸酯膜负载Ag@AgCl的组成和结构第31-35页
        2.3.3 CA膜负载Ag@AgCl复合催化剂性能研究第35-38页
        2.3.4 CA膜负载Ag@AgCl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机制第38-40页
    2.4 结论第40-42页
第三章 基于静电喷木质素纳米微球负载型复合催化材料第42-71页
    3.1 前言第42-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2.1 药品第44页
        3.2.2 木质素复合催化材料制备方法第44-45页
        3.2.3 仪器表征第45-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65页
        3.3.1 Cu_2O@L复合催化材料形貌第46-51页
        3.3.2 Cu_2O@L复合催化材料组成、结构和热性能第51-53页
        3.3.3 Cu_2O@L复合催化材料催化活性第53-58页
        3.3.4 Cu_2O@L复合催化材料催化机制第58-59页
        3.3.5 静电喷木质素碳微球材料研究第59-65页
    3.4 Click化学合成产物谱图数据第65-69页
    3.5 研究结论第69-71页
第四章 二次纤维纸衍生的碳膜负载纳米Ag催化剂和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第71-84页
    4.1 前言第71-72页
    4.2 实验部分第72-74页
        4.2.1 主要原料第72页
        4.2.2 Ag/C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第72-73页
        4.2.3 催化材料的表征第73-74页
        4.2.4 Ag/C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第74页
        4.2.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测量第7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4-83页
        4.3.1 Ag/C催化剂形貌第74-76页
        4.3.2 Ag/C催化材料组成和结构第76-78页
        4.3.3 Ag/C催化剂催化活性和SERS性能第78-82页
        4.3.4 二次纤维纸衍生的Ag/C复合催化材料的作用机制第82-83页
    4.4 结论第83-84页
第五章 静电纺丝碱木质素基碳纤维作为低成本和高性能电极材料第84-99页
    5.1 前言第84-85页
    5.2 实验部分第85-87页
        5.2.1 原料第85页
        5.2.2 静电纺丝制备木质素基纤维复合材料第85页
        5.2.3 静电纺丝制备木质素基碳纤维第85-86页
        5.2.4 木质素基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第86页
        5.2.5 木质素基复合材料衍生的碳纤维的表征第86-8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7-98页
        5.3.1 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形貌第87-91页
        5.3.2 木质素碳纤维组成和结构第91-94页
        5.3.3 木质素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第94-98页
        5.3.4 900 ℃木质素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储锂机制第98页
    5.4 研究结论第98-99页
第六章 氮掺杂半纤维素/PAN复合碳纤维作为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第99-114页
    6.1 前言第99-100页
    6.2 实验部分第100-101页
        6.2.1 主要原料第100页
        6.2.2 半纤维素的提取第100页
        6.2.3 静电纺丝制备半纤维素/PAN复合纤维膜材料第100页
        6.2.4 半纤维素/PAN复合碳纤维材料的制备第100-101页
        6.2.5 半纤维素/PAN复合碳纤维材料氧还原应用第101页
        6.2.6 主要仪器第10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1-112页
        6.3.1 半纤维素/PAN复合碳纤维材料形貌第101-102页
        6.3.2 半纤维素/PAN复合材料组成与结构第102-112页
    6.4 结论第112-114页
结论与展望第114-117页
附件第117-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5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4-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掺杂石墨烯的吸附结构和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下一篇:金属有机骨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化和加氢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