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霉菌固体发酵饲料原料提升其营养成分与利用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益生菌的功能 | 第9-11页 |
1.1.1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 第9-10页 |
1.1.2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 | 第10-11页 |
1.2 益生霉菌代谢酶类及其应用 | 第11-15页 |
1.2.1 霉菌发酵生产的功能性酶类 | 第11-13页 |
1.2.2 饲料酶制剂生产和应用 | 第13-15页 |
1.3 益生霉菌的主要应用 | 第15-16页 |
1.3.1 益生霉菌在传统食品发酵和酿造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3.2 益生霉菌在纺织和皮毛工业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3 益生霉菌在环保和医药方面的应用 | 第16页 |
1.4 面临的问题 | 第16-18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霉菌固体发酵饲料原料的研究 | 第19-43页 |
2.1 材料 | 第19-20页 |
2.1.1 主要的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19页 |
2.1.2 菌种 | 第19-20页 |
2.2 方法 | 第20-22页 |
2.2.1 PBS制备 | 第20页 |
2.2.2 PDA培养基的制备 | 第20页 |
2.2.3 孢子悬浊液的制备 | 第20页 |
2.2.4 菌种保存 | 第20页 |
2.2.5 血球计数板计数 | 第20-21页 |
2.2.6 样品制备 | 第21页 |
2.2.7 测定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2页 |
2.3 结果 | 第22-37页 |
2.3.1 霉菌发酵豆粕的营养成分变化 | 第22-25页 |
2.3.2 霉菌发酵大麦的营养成分变化 | 第25-28页 |
2.3.3 霉菌发酵菜粕的营养成分变化 | 第28-31页 |
2.3.4 霉菌发酵玉米的营养成分变化 | 第31-34页 |
2.3.5 霉菌发酵高粱的营养成分变化 | 第34-37页 |
2.4 讨论 | 第37-41页 |
2.4.1 霉菌固体发酵豆粕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2 霉菌固体发酵玉米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8-39页 |
2.4.3 霉菌固体发酵菜粕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4 霉菌固体发酵大麦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40页 |
2.4.5 霉菌固体发酵高粱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40-41页 |
2.5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发酵原料霉菌毒素检测 | 第43-53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4页 |
3.1.1 材料与器材 | 第43页 |
3.1.2 方法 | 第43-44页 |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4页 |
3.2 结果 | 第44-50页 |
3.2.1 发酵豆粕霉菌毒素含量 | 第44-45页 |
3.2.2 发酵玉米霉菌毒素含量 | 第45-46页 |
3.2.3 发酵菜粕霉菌毒素含量 | 第46-47页 |
3.2.4 发酵大麦霉菌毒素含量 | 第47-48页 |
3.2.5 发酵高粱霉菌毒素含量 | 第48-50页 |
3.3 讨论与分析 | 第50-51页 |
3.3.1 玉米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影响 | 第50页 |
3.3.2 粕类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影响 | 第50页 |
3.3.3 大麦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创新点 | 第54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