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固定化酶概述 | 第13-14页 |
1.2 固定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2.1 传统固定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2.2 新型酶固定化方法 | 第15页 |
1.3 固定化酶的载体 | 第15-21页 |
1.3.1 高分子材料 | 第16-17页 |
1.3.2 无机材料 | 第17-19页 |
1.3.3 复合材料 | 第19-21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1)以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纳米纤维(PMA-co-PAA)为基体材料固定脂肪酶 | 第21-22页 |
(2)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纳米纤维(PMMA-co-PAA)为基体材料固定脂肪酶 | 第22页 |
(3)以三维骨架碳纤维为基体材料固定脂肪酶 | 第22-23页 |
第2章 PMA-co-PAA@CTS固定化酶的研究 | 第23-37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2.1 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27-31页 |
2.3.1 纤维直径的评价 | 第27页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 | 第27-28页 |
2.3.3 脂肪酶酶载的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2.3.4 脂肪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2.4.1 载体及固定化酶的表征 | 第31-32页 |
2.4.2 CTS对固定化酶酶载、酶活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3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稳定性的比较 | 第33-34页 |
2.4.4 固定化酶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聚合物刷改性的纳米纤维在固定化脂肪酶中的应用研究 | 第37-47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3.2.1 材料与仪器 | 第38-40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3.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3.3.1 纤维直径的评价 | 第41页 |
3.3.2 纳米纤维膜表面亲疏水性能的评价 | 第41-42页 |
3.3.3 脂肪酶酶载的测定方法 | 第42页 |
3.3.4 脂肪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42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3.4.1 载体固定酶前后形貌分析 | 第42-43页 |
3.4.2 PMMA-co-PAA纳米纤维亲水性能分析 | 第43页 |
3.4.3 酶载量的研究 | 第43-44页 |
3.4.4 不同pH下酶活力的比较 | 第44-45页 |
3.4.5 不同温度下酶活力的比较 | 第45页 |
3.4.6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60℃下储存稳定性的比较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三维骨架碳纤维固定化酶的研究 | 第47-59页 |
4.1 前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2.1 材料与仪器 | 第48-49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50-51页 |
4.3.1 材料结晶度的分析 | 第50页 |
4.3.2 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 第50页 |
4.3.3 材料亲疏水性能的评价 | 第50页 |
4.3.4 脂肪酶酶载的测定方法 | 第50-51页 |
4.3.5 脂肪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5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4.4.1 聚合物修饰前后及固定酶前后表面形貌分析 | 第51-52页 |
4.4.2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第52-53页 |
4.4.3 材料亲水能力分析 | 第53页 |
4.4.4 壳聚糖浓度对酶载与酶活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5 戊二醛浓度对酶载与酶活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6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热稳定性对比 | 第55-56页 |
4.4.7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pH稳定性对比 | 第56-57页 |
4.4.8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储存时间对比 | 第57-58页 |
4.4.9 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次数 | 第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