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5-21页 |
2.1 7PS营销组合模型 | 第15页 |
2.1.1 营销组合的变迁 | 第15页 |
2.1.2 服务营销的 7Ps | 第15页 |
2.2 集团客户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2.2.1 集团客户选择信息化产品的相关因素 | 第16页 |
2.2.2 集团客户购买决策模型 | 第16-17页 |
2.3 相关分析模型 | 第17-18页 |
2.3.1 PEST分析模型 | 第17页 |
2.3.2 波特五力模型 | 第17-18页 |
2.3.3 SWOT分析模型 | 第18页 |
2.4 集团客户的分类 | 第18-21页 |
2.4.1 按价值等级划分 | 第19页 |
2.4.2 按行业划分 | 第19-20页 |
2.4.3 按集团规模 | 第20-21页 |
第3章 SS移动集团信息化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3.1 SS移动集团市场现状 | 第21-22页 |
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SS分公司简介 | 第21页 |
3.1.2 SS移动集团业务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2 SS移动集团信息化产品介绍 | 第22-23页 |
3.3 SS移动集团信息化产品营销现状 | 第23-31页 |
3.3.1 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 第23页 |
3.3.2 描述性统计结论 | 第23-28页 |
3.3.3 集团信息化产品营销现存问题 | 第28-31页 |
第4章 SS移动集团信息化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第31-38页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31页 |
4.1.2 经济形势分析 | 第31页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2页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第32-35页 |
4.2.1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32-33页 |
4.2.2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3页 |
4.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3页 |
4.2.4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力量 | 第33-34页 |
4.2.5 现有竞争对手的角逐对抗力量 | 第34页 |
4.2.6 竞争战略分析 | 第34-35页 |
4.3 SWOT分析 | 第35-36页 |
4.4 SS移动集团信息化产品营销战略构想 | 第36-38页 |
第5章 SS移动集团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 | 第38-45页 |
5.1 产品策略 | 第38-39页 |
5.1.1 产品开发策略 | 第38页 |
5.1.2 产品组合策略 | 第38-39页 |
5.2 渠道策略 | 第39-40页 |
5.2.1 SA运营现状 | 第39页 |
5.2.2 SA运营思路 | 第39-40页 |
5.2.3 SA考核体系 | 第40页 |
5.3 促销策略 | 第40-41页 |
5.4 价格策略 | 第41页 |
5.5 人员策略 | 第41-42页 |
5.6 过程策略 | 第42-43页 |
5.6.1 驻点营销服务 | 第42页 |
5.6.2 首席客户代表制 | 第42-43页 |
5.6.3 分层分级的集团客户服务体系 | 第43页 |
5.7 有形展示策略 | 第43-45页 |
第6章 SS移动集团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实施措施及保障 | 第45-50页 |
6.1 转变模式,加快营销转型步伐 | 第45页 |
6.2 加强考核,建立集团市场评估体系 | 第45-47页 |
6.2.1 集团客户经营能力评估模型 | 第45-46页 |
6.2.2 集团健康度评估模型 | 第46-47页 |
6.3 组织保障 | 第47页 |
6.4 能力保障 | 第47-50页 |
6.4.1 规模拓展 4G客户,夯实集团终端基础 | 第47-48页 |
6.4.2 推进集团建档工作,强化基础资料管理 | 第48页 |
6.4.3 优化运营流程,强化网络保障能力 | 第48-5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50页 |
7.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调查问卷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