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辩护的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量刑辩护的概述 | 第9-13页 |
第一节 量刑辩护的确立 | 第9-10页 |
第二节 量刑辩护的价值 | 第10-11页 |
第三节 量刑辩护的性质 | 第11-13页 |
一、量刑辩护属于实体辩护 | 第11-12页 |
二、量刑辩护是一种定量辩护 | 第12页 |
三、量刑辩护是一种综合性辩护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量刑辩护的内容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对公诉方量刑情节和量刑建议的反驳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量刑辩护意见 | 第14-19页 |
一、量刑情节的分类 | 第14-16页 |
二、量刑事实的调查与获取 | 第16-18页 |
三、量刑情节与量刑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对法院量刑结论的影响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量刑辩护的程序保障 | 第20-35页 |
第一节 我国量刑辩护运行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20-25页 |
一、运行现状 | 第20-23页 |
二、制约因素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量刑辩护程序模式 | 第25-31页 |
一、理论争议 | 第25-26页 |
二、模式选择 | 第26-27页 |
三、两大法系量刑辩护模式评析 | 第27-31页 |
第三节 量刑辩护的程序保障基础 | 第31-33页 |
一、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是量刑辩护的前提 | 第32页 |
二、量刑程序公开是量刑辩护的保障 | 第32-33页 |
第四节 量刑辩护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第33-35页 |
一、量刑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33-34页 |
二、量刑事实的证明标准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量刑辩护模式设计 | 第35-37页 |
第一节 设置独立的量刑答辩环节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证据开示制度 | 第36页 |
第三节 引导被害人参与量刑辩护活动 | 第36-37页 |
第四节 提高辩护律师的出庭辩护率 | 第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