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形象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0页
第1章 形象权概述第10-23页
   ·形象权的历史沿革—从隐私权到形象权第10-13页
     ·隐私权的提出第10页
     ·形象权从隐私权中脱胎而出第10-12页
     ·形象权制度的发展第12-13页
   ·形象权的概念与特征第13-18页
     ·形象权的概念第13-16页
     ·形象权的特征第16-18页
   ·形象权的权利属性第18-23页
     ·形象权性质的相关学说及评论第18-21页
     ·形象权性质的再认识第21-23页
第2章 形象权的正当性分析第23-29页
   ·形象权的社会基础第23-24页
     ·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第23页
     ·形象经济的兴起第23-24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第24页
   ·形象权的理论基础第24-29页
     ·财产权劳动理论第24-26页
     ·激励理论第26-27页
     ·不当得利理论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形象权的法律保护模式分析第29-36页
   ·国外形象权的法律保护模式述评第29-31页
     ·美国第29页
     ·英国第29-30页
     ·德国第30页
     ·日本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我国形象权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第31-36页
     ·我国对形象权保护的现状第31-35页
     ·我国形象权法律保护的进路第35-36页
第4章 我国形象权制度的构建第36-48页
   ·形象权的主体第36-38页
     ·形象权主体的范围第36-37页
     ·形象权主体的分类第37-38页
   ·形象权的客体与载体第38-40页
     ·形象权的客体第38页
     ·形象权的载体第38-40页
   ·形象权的内容第40-42页
     ·积极权能第40-41页
     ·消极权能第41-42页
   ·形象权的限制第42-44页
     ·言论自由的限制第42-43页
     ·公序良俗的保留第43页
     ·权利穷竭的限制第43页
     ·保护期限的限制第43-44页
   ·形象权的保护第44-48页
     ·形象权的侵权第44-46页
     ·形象权的救济方式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婚时按揭房的归属及分割问题研究
下一篇:产品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