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无导线输电论文

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携能传输技术的穿透探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2-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框架第15-16页
第2章 谐振式无线携能传输技术原理分析第16-27页
    2.1 基础理论分析第16-17页
    2.2 串联和并联谐振理论第17-18页
    2.3 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第18-21页
    2.4 传输特性分析第21-26页
        2.4.1 谐振频率和线圈自谐振第21-22页
        2.4.2 回路品质因素的影响第22页
        2.4.3 负载阻抗对传输效率的影响第22-23页
        2.4.4 距离的影响和频率分裂现象第23-25页
        2.4.5 其他影响传输效率的因素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探测系统设计思想第27-34页
    3.1 探测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第27-29页
    3.2 系统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第29页
    3.3 增大探测距离研究第29-31页
        3.3.1 效率最大化来提高探测距离第30页
        3.3.2 提高信号源电压提高探测距离第30-31页
    3.4 探测目标非正对放置和多个探测目标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探测系统实现方案第34-47页
    4.1 探测端硬件电路介绍第34-38页
        4.1.1 输入控制模块第35-36页
        4.1.2 信号发生器第36-37页
        4.1.3 信号幅度测量模块第37-38页
    4.2 谐振电路参数选择第38-40页
        4.2.1 电感参数的选择第38-39页
        4.2.2 电容参数的选择第39-40页
    4.3 探测系统工作原理和实施过程第40-45页
        4.3.1 系统工作原理第40-41页
        4.3.2 信号幅度测量具体方案第41-42页
        4.3.3 幅度测量误差修正方案第42-43页
        4.3.4 提高测量速度方案第43-44页
        4.3.5 信号幅度波动测量具体过程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系统实验分析第47-61页
    5.1 实验装置第47页
    5.2 阻抗特性测量第47-52页
        5.2.1 线圈特性测量第47-49页
        5.2.2 补偿电容特性测量第49-50页
        5.2.3 谐振电路特性测量第50页
        5.2.4 探测系统的阻抗特性测量第50-52页
    5.3 电压波动测量第52-59页
        5.3.1 基准电压第52-53页
        5.3.2 不同探测距离第53-54页
        5.3.3 非正对放置第54-56页
        5.3.4 负载特性第56-57页
        5.3.5 穿透性实验第57-58页
        5.3.6 提高信号源电压第58页
        5.3.7 多个探测目标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总结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件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学形态学和局部预测的短期风能预测研究
下一篇: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故障实时定位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