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5G移动通信系统中FB-OFDM多载波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章节安排第15-17页
2 FB-OFDM的基本原理及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第17-25页
    2.1 FB-OFDM多载波技术原理第17-19页
        2.1.1 FB-OFDM的发射端信号第18页
        2.1.2 FB-OFDM的接收端信号第18-19页
    2.2 5G候选多载波技术第19-23页
        2.2.1 CP-OFDMwithWOLA第19-20页
        2.2.2 FBMC-OQAM第20-21页
        2.2.3 UFMC第21-22页
        2.2.4 F-OFDM第22-23页
    2.3 FB-OFDM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FB-OFDM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第25-43页
    3.1 扩展根升余弦函数第25-28页
        3.1.1 扩展根升余弦函数的组成第25-27页
        3.1.2 扩展根升余弦函数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第27-28页
    3.2 IOTA函数第28-30页
        3.2.1 IOTA函数设计第28-29页
        3.2.2 IOTA函数的性能分析第29-30页
    3.3 多相滤波器组第30-38页
        3.3.1 多相滤波器的原理第30-33页
        3.3.2 滤波器组的原理第33-35页
        3.3.3 发射端多相滤波结构第35-36页
        3.3.4 接收端多相滤波结构第36-38页
    3.4 FB-OFDM系统的帧结构第38-42页
        3.4.1 5G候选帧结构第38-40页
        3.4.2 FB-OFDM系统的子帧结构第40-42页
        3.4.3 三类子帧性能分析第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FB-OFDM系统的整体性能仿真及分析第43-51页
    4.1 FB-OFDM系统框架分析第43页
        4.1.1 仿真平台框图第43页
    4.2 FB-OFDM系统与OFDM系统性能比较第43-50页
        4.2.1 仿真条件第43-44页
        4.2.2 子载波经过多相滤波后的性能第44-47页
        4.2.3 采用QPSK调制方式的仿真结果第47-48页
        4.2.4 采用64QAM调制方式的仿真结果第48-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FB-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抑制技术第51-61页
    5.1 削峰的关键指标第51-53页
        5.1.1 峰值平均功率比第51-52页
        5.1.2 相邻频道泄漏功率比第52页
        5.1.3 误差向量幅度第52-53页
    5.2 FB-OFDM系统的削峰方案第53-57页
        5.2.1 OFDM系统中采用的削峰算法第53-56页
        5.2.2 改进的基带中频联合削峰方案第56-57页
    5.3 仿真分析第57-60页
        5.3.1 仿真条件第57页
        5.3.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7-58页
        5.3.3 基带削峰迭代次数的变化对削峰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工作总结第61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MIMO通信系统的天线选择研究
下一篇:矿用4G便携式通信矿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