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多维贫困的空间格局、动态演进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20页
    1.3 研究思路第20-24页
    1.4 研究方法第24页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4-25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5-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6页
        2.1.1 多维贫困第25页
        2.1.2 空间格局第25页
        2.1.3 动态演进第25页
        2.1.4 空间分异第25-26页
    2.2 理论基础第26-28页
        2.2.1 多维贫困理论第26页
        2.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第26-27页
        2.2.3 空间经济学理论第27-28页
第三章 南疆三地州概况与特殊性第28-31页
    3.1 南疆三地州的概况第28-29页
    3.2 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特殊性第29-31页
        3.2.1 民族性第29页
        3.2.2 边境性第29页
        3.2.3 封闭性第29-30页
        3.2.4 连片特困性第30-31页
第四章 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空间格局和动态演进第31-50页
    4.1 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测度与分解第31-38页
        4.1.1 多维贫困测度的A-F分析方法第31-32页
        4.1.2 数据来源第32-33页
        4.1.3 多维贫困的指标体系构建第33-34页
        4.1.4 多维贫困测算与分解第34-38页
    4.2 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空间格局第38-45页
    4.3 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动态演进第45-50页
        4.3.1 动态面板核密度估计函数的基本模型第46页
        4.3.2 基于动态面板核密度估计函数的多维贫困的动态演进第46-50页
第五章 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空间分异机制研究第50-68页
    5.1 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第50-53页
        5.1.1 自然环境对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基础作用第50-51页
        5.1.2 经济环境对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推动作用第51-52页
        5.1.3 社会环境对多维贫困空间分异的催化作用第52-53页
    5.2 多维贫困空间分异机制的实证分析第53-68页
        5.2.1 变量选择第53-54页
        5.2.2 数据来源说明第54-55页
        5.2.3 计量模型设定第55页
        5.2.4 空间计量学方法第55-56页
        5.2.5 空间权重设定第56-57页
        5.2.6 空间依赖性分析第57-58页
        5.2.7 未考虑空间因素的基础回归模型第58-63页
        5.2.8 考虑空间因素的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第63-65页
        5.2.9 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第65-68页
第六章 改善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对策建议第68-80页
    6.1 农户增收优化调控第68-69页
        6.1.1 实行土地流转,促进农户转移就业第68页
        6.1.2 合理协调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第68-69页
        6.1.3 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打通物流网络第69页
    6.2 农户生活水平优化调控第69-72页
        6.2.1 结合“访惠聚”,推动农村地区住房条件改善第69-70页
        6.2.2 加大实施南疆家电下乡战略第70页
        6.2.3 扩大饮水设施的政府投资力度,实现安全饮水第70-71页
        6.2.4 抓住“厕所革命”的时机,大力改造南疆农村厕所环境第71-72页
        6.2.5 加大政府补贴力度,逐步推广清洁能源第72页
    6.3 农户家庭受教育水平提升优化调控第72-74页
        6.3.1 增加义务教育投资,维护少数民族基本受教育权利第72-73页
        6.3.2 加快推动双语教育普及,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第73页
        6.3.3 对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家庭实施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免费第73页
        6.3.4 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第73-74页
        6.3.5 以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第74页
    6.4 农户身体健康优化调控第74-75页
        6.4.1 加大南疆医疗资源重点倾斜第74-75页
        6.4.2 完善南疆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增加政府医保支出第75页
        6.4.3 完善南疆农村巡回医疗服务制度第75页
    6.5 自然环境优化调控第75-76页
        6.5.1 学习借鉴以色列发展生态的经验第75-76页
        6.5.2 开展生态造林和沙漠治理工程,提高南疆森林覆盖率第76页
    6.6 经济环境优化调控第76-78页
        6.6.1 实现南疆金融扶贫的精准化第76-77页
        6.6.2 推动南疆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户非农就业第77-78页
    6.7 社会环境优化调控第78-80页
        6.7.1 改变传统生育观念,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实现长期脱贫的素质化第78页
        6.7.2 加强南北疆人口流动第78-79页
        6.7.3 减少本土人才流失,加强专业人才引进第79页
        6.7.4 推进少数民族农户就业补贴制度化第79-80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未来展望第80-82页
    7.1 研究结论第80-81页
    7.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致谢第90-92页
作者简介第92-93页
导师评阅表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海外利益风险与保护研究
下一篇:中国国有工业效率的区域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