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内外融资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外融资效率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3 我国电商公司融资问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13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概述 | 第14-20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电商上市公司 | 第14页 |
2.1.2 融资 | 第14-15页 |
2.1.3 融资效率 | 第15页 |
2.2 融资理论概述 | 第15-19页 |
2.2.1 传统融资理论 | 第15-16页 |
2.2.2 现代融资理论 | 第16-19页 |
2.3 效率理论 | 第19-20页 |
2.3.1 帕累托效率 | 第19页 |
2.3.2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 第19-20页 |
3 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要素分析 | 第20-24页 |
3.1 宏观经济因素 | 第20-21页 |
3.1.1 经济发展程度 | 第20页 |
3.1.2 经济体制 | 第20-21页 |
3.1.3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 | 第21页 |
3.1.4 上市公司所在行业领域和地区 | 第21页 |
3.2 微观经济因素 | 第21-24页 |
3.2.1 企业规模 | 第21页 |
3.2.2 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 第21-22页 |
3.2.3 资本结构 | 第22页 |
3.2.4 融资方式 | 第22-23页 |
3.2.5 资本成本 | 第23-24页 |
4 我国电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实证研究 | 第24-42页 |
4.1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1页 |
4.1.1 DEA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4-26页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6-28页 |
4.1.3 样本选取 | 第28-29页 |
4.1.4 样本的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4.2 电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1-42页 |
4.2.1 融资效率整体分析 | 第31-33页 |
4.2.2 规模报酬分析 | 第33-34页 |
4.2.3 融资效率趋势分析 | 第34-38页 |
4.2.4 融资效率单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5 关于提高我国电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建议 | 第42-48页 |
5.1 优化资本结构 | 第42-43页 |
5.1.1 确定上市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区间 | 第42-43页 |
5.1.2 积极培育公司接管市场 | 第43页 |
5.1.3 构建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 第43页 |
5.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3-46页 |
5.2.1 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 | 第43-45页 |
5.2.2 完善经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45-46页 |
5.2.3 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 | 第46页 |
5.3 发展多样化融资渠道 | 第46-47页 |
5.4 提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 第47-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