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斗轮堆取料机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斗轮堆取料机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设计任务与方案 | 第13-15页 |
1.4.1 设计任务 | 第13页 |
1.4.2 控制要求 | 第13-14页 |
1.4.3 采用的研究设计方法 | 第14页 |
1.4.4 设计的优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斗轮堆取料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 | 第15-22页 |
2.1 系统原理 | 第15-17页 |
2.1.1 斗轮堆取料机的简介 | 第15-16页 |
2.1.2 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2 系统目标 | 第17页 |
2.3 系统结构 | 第17-22页 |
2.3.1 系统功能介绍 | 第17-19页 |
2.3.2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19-21页 |
2.3.3 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21-22页 |
第3章 斗轮堆取料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22-59页 |
3.1 电气控制系统特点分析 | 第22页 |
3.2 斗轮堆取料机自动控制方案 | 第22-31页 |
3.2.1 大车走行及回转控制 | 第22-24页 |
3.2.2 俯仰控制 | 第24-25页 |
3.2.3 斗轮控制及皮带控制 | 第25-26页 |
3.2.4 配电系统 | 第26页 |
3.2.5 机械构件原理及设计 | 第26-31页 |
3.3 斗轮堆取料机PLC控制 | 第31-37页 |
3.4 斗轮堆取料机检测系统 | 第37-40页 |
3.4.1 位置检测 | 第37-38页 |
3.4.2 保护开关检测 | 第38-39页 |
3.4.3 电流的检测 | 第39-40页 |
3.5 自动堆料控制系统 | 第40-45页 |
3.5.1 自动堆料控制的基本流程 | 第41-42页 |
3.5.2 自动堆料模式选择分析 | 第42-44页 |
3.5.3 超声波自动定位控制 | 第44-45页 |
3.6 自动取料控制系统 | 第45-51页 |
3.6.1 堆取料机各机构实时位置的获取 | 第47页 |
3.6.2 对料堆形状的扫描识别 | 第47-48页 |
3.6.3 料堆三维图像的生成 | 第48-49页 |
3.6.4 堆取料机切入点的选择 | 第49-50页 |
3.6.5 堆取料机的自动对位 | 第50-51页 |
3.6.6 取料恒流量控制 | 第51页 |
3.7 斗轮堆取料机安全控制 | 第51-54页 |
3.7.1 防过载控制 | 第51-52页 |
3.7.2 防碰撞控制 | 第52-54页 |
3.8 斗轮堆取料机监控系统 | 第54-59页 |
3.8.1 摄像监控 | 第54-56页 |
3.8.2 控制台界面监控 | 第56-57页 |
3.8.3 系统内部监控 | 第57-59页 |
第4章 安装和调试 | 第59-65页 |
4.1 电气设备的安装 | 第59-63页 |
4.1.1 电控设备外壳安装 | 第60页 |
4.1.2 电缆安装 | 第60-61页 |
4.1.3 照明安装 | 第61-62页 |
4.1.4 电机安装 | 第62-63页 |
4.2 系统调试 | 第63-65页 |
4.2.1 试车前准备 | 第63页 |
4.2.2 空载调试 | 第63-64页 |
4.2.3 负载调试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