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11-12页 |
| 1.3 本文贡献与不足 | 第12-14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 2.1.1 结构理论:基础设施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 第14页 |
| 2.1.2 效益理论:基础设施发展带动经济效益提升 | 第14-15页 |
| 2.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第3章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 3.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1-22页 |
| 3.1.1 古典经济学理论 | 第21页 |
| 3.1.2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第21-22页 |
| 3.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2页 |
| 3.1.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22页 |
| 3.2 基础设施的特性 | 第22-23页 |
| 3.3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具有空间相关性 | 第23-25页 |
| 第4章 区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 4.1 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 4.2 地区基础设施的规模差异和投资差异 | 第26-29页 |
| 4.3 地区基础设施的空间差异 | 第29-33页 |
| 第5章 区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 第33-38页 |
| 5.1 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 5.2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 5.3 基础设施影响全要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第35-38页 |
| 5.3.1 模型构建与估计结果 | 第36-38页 |
| 第6章 区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 第38-46页 |
| 6.1 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 6.2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39-40页 |
| 6.2.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第39页 |
| 6.2.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第39-40页 |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 6.3.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40-41页 |
| 6.3.2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 第7章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 7.1 结论 | 第46-47页 |
| 7.2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