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后现实主义视角下《沉没的方舟》创作研究

中文摘要第4页
摘要第5-9页
绪论第9-19页
    一、本论文研究背景及现状第9-16页
    二、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16页
    三、阿·瓦尔拉莫夫及其作品第16-19页
第1章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第19-25页
    1.1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与发展第19-20页
    1.2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第20-24页
        1.2.1 边缘化人物第21页
        1.2.2 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第21-22页
        1.2.3 任意时空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2章 《沉没的方舟》中的后现实主义特征第25-35页
    2.1 边缘化特征第25-29页
        2.1.1 人物所处环境的边缘化第26-27页
        2.1.2 挣扎的知识分子伊里亚·彼得罗维奇第27-28页
        2.1.3 孤独的主教瓦西安第28-29页
    2.2 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第29-32页
        2.2.1 神秘的分裂教派第30-32页
        2.2.2 神秘的梦境第32页
    2.3 任意时空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沉没的方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第35-47页
    3.1 词汇的多义性第35-37页
    3.2 重复性第37-38页
    3.3 隐喻第38-41页
        3.3.1 受诅咒的楼房第39-40页
        3.3.2 走廊与梯子第40-41页
    3.4 互文性第41-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托尼泷谷》中的身份认同丧失--以主要人物的孤独为切入点
下一篇:异化世界中追求本真--对雷·布莱德伯利《华氏451度》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