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页 |
·金属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1-13页 |
·介电限域效应 | 第11-12页 |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2页 |
·小尺寸效应 | 第12页 |
·表面效应 | 第12页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2-13页 |
·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3-16页 |
·催化 | 第13页 |
·光学 | 第13-14页 |
·热学和电学 | 第14-15页 |
·生物学 | 第15页 |
·磁学 | 第15-16页 |
·力学 | 第16页 |
·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浸渍法 | 第17页 |
·沉积-沉淀法 | 第17页 |
·还原法 | 第17-18页 |
·离子吸附法 | 第18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8页 |
·羰基法 | 第18页 |
·模板合成法 | 第18-19页 |
·综合法 | 第19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19-20页 |
·纳米银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零维 Ag 纳米粒子 | 第20-21页 |
·一维 Ag 纳米粒子 | 第21页 |
·二维 Ag 纳米粒子 | 第21-22页 |
·纳米金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零维金纳米粒子 | 第22-23页 |
·一维 Au 纳米粒子 | 第23页 |
·二维金纳米颗粒 | 第23页 |
·纳米铜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零维铜纳米粒子 | 第24页 |
·一维铜纳米粒子 | 第24-25页 |
·二维铜纳米材料 | 第25页 |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Ag 纳米材料比色传感汞 | 第27-35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药品、试剂 | 第28页 |
·制备 AgNPs | 第28页 |
·高离子强度下的稳定性 | 第28页 |
·AgNPs 检测 Hg~(2+) | 第28-29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AgNPs 的合成和性质 | 第29-30页 |
·高离子强度下的稳定性 | 第30-31页 |
·比色鉴定 Hg~(2+) | 第31-33页 |
·实例分析 | 第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生物分子绿色合成 Au 纳米材料及 Au 催化降解硝基酚类 | 第35-43页 |
·前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药品、试剂 | 第35-36页 |
·制备 AuNPs | 第36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36页 |
·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AuNPs 的合成和性质 | 第36-37页 |
·催化性能 | 第37-40页 |
·硝基苯酚类的降解机理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微纳米多孔金属 Cu 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质研究 | 第43-51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药品、试剂 | 第44页 |
·多孔微纳米 Cu 的制备 | 第44页 |
·催化反应 | 第44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FESEM、TEM、HRTEM 分析 | 第45-46页 |
·XRD 分析 | 第46-47页 |
·催化性能 | 第47-48页 |
·成孔机理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微纳分级结构 Au/CuO 的应用 | 第51-61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药品、试剂 | 第52页 |
·Au/CuO 样品的制备 | 第52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52页 |
·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FESEM、EDX、HRTEM 分析 | 第53-55页 |
·催化性能 | 第55-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