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试点地区碳交易市场风险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碳交易市场与碳价格研究方面第11-12页
        1.2.2 碳交易市场的风险研究方面第12-14页
        1.2.3 碳交易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方面第14页
        1.2.4 文献评述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3.2 实证分析法第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5-16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具体章节安排第15-16页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模型概述第18-22页
    2.1 碳交易相关理论基础第18-19页
        2.1.1 交易成本理论第18页
        2.1.2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18-19页
        2.1.3 气候环境金融学相关理论第19页
    2.2 VaR,GARCH模型与极值理论第19-22页
        2.2.1 VaR—在险价值概述第19-20页
        2.2.2 GARCH模型概述第20页
        2.2.3 极值理论概述第20-21页
        2.2.4 GARCH-GEV-VaR模型第21-22页
第3章 我国试点省市碳交易发展现状及与欧盟的对比分析第22-32页
    3.1 我国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第22-26页
        3.1.1 我国试点省市碳市场体系建设第22-23页
        3.1.2 我国试点省市碳市场的交易规则第23页
        3.1.3 各试点省市碳配额市场表现第23-24页
        3.1.4 以CCER为主的项目市场表现第24-25页
        3.1.5 试点省市碳市场的成就与不足第25-26页
    3.2 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现状第26-29页
        3.2.1 主要碳交易产品第27页
        3.2.2 欧盟碳市场结构第27页
        3.2.3 主要碳交易平台第27-28页
        3.2.4 欧盟碳市场表现第28-29页
    3.3 我国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与欧盟碳交易市场对比第29-30页
        3.3.1 法律体系方面第29页
        3.3.2 跨市场交易机制方面第29页
        3.3.3 配额分配机制方面第29页
        3.3.4 碳价与市场流动性方面第29-30页
        3.3.5 碳交易产品方面第30页
    3.4 我国推行全国统一碳市场面临的挑战分析第30-32页
第4章 我国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风险实证分析第32-46页
    4.1 碳交易市场风险概述第32-33页
    4.2 模型选取第33-34页
        4.2.1 ARMA-GARCH模型第33-34页
        4.2.2 GEV-VaR模型第34页
        4.2.3 GARCH-GEV-VaR模型第34页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4-35页
    4.4 各碳交易市场日回报率的分布特征第35-38页
        4.4.1 日回报率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第35-37页
        4.4.2 正态性检验第37页
        4.4.3 单位根检验第37页
        4.4.4 自相关检验第37页
        4.4.5 异方差检验第37-38页
    4.5 ARMA-GARCH模型建模第38-42页
        4.5.1 模型阶数选择第38-39页
        4.5.2 ARMA-GARCH模型参数估计第39-41页
        4.5.3 模型残差的BDS检验第41-42页
    4.6 碳排放交易日回报率的在险价值分析第42-44页
        4.6.1 GARCH-GEV-VaR在险价值估计第42-43页
        4.6.2 GARCH-GEV-VaR的后验检验第43-44页
    4.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6-51页
    5.1 对我国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风险的总结第46-47页
    5.2 对推行中国统一碳金融市场的建议第47-49页
        5.2.1 循序渐进地搭建全国性统一碳交易市场第47页
        5.2.2 完善法律体系第47页
        5.2.3 建立监管体系第47-48页
        5.2.4 建立碳市场价格稳定机制第48-49页
        5.2.5 加强碳交易领域人才培养第49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9-51页
        5.3.1 本文研究不足第49-50页
        5.3.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利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下一篇:关于完整Coriolis力和地形作用下的Rossby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