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湖泊沉积物磷累积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响应关系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湖泊沉积物磷累积特征及其对上覆水影响第11-12页
        1.2.2 湖泊沉积物磷累积特征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第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4-21页
    2.1 东部平原湖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第14-17页
        2.1.1 太湖流域第14-15页
        2.1.2 鄱阳湖流域第15-16页
        2.1.3 东湖流域第16-17页
    2.2 云贵高原湖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第17-21页
        2.2.1 滇池流域第17-18页
        2.2.2 洱海流域第18-19页
        2.2.3 泸沽湖流域第19-21页
3 实验方法第21-24页
    3.1 沉积物磷形态分级方法第21页
    3.2 沉积物有机磷酶水解方法第21-23页
    3.3 沉积物金属测定方法第23页
    3.4 沉积物有机质测定方法第23-24页
4 鄱阳湖不同高程沉积物磷形态特征第24-31页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24-25页
    4.2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及磷形态空间分布特征第25-26页
    4.3 江湖关系变化引起的水位下降对表层沉积物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第26-29页
    4.4 江湖关系变化引起的水位下降对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的影响第29-30页
    4.5 小结第30-31页
5 鄱阳湖沉积物有机磷累积特征及其与流域发展的响应第31-42页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31-32页
    5.2 鄱阳湖沉积物各形态OP累积特征第32-35页
    5.3 鄱阳湖沉积物OP生物有效性历史变化特征第35-37页
        5.3.1 H2O-Po生物有效性历史变化第35-36页
        5.3.2 NaOH-EDTA-Po生物有效性历史变化第36-37页
    5.4 鄱阳湖沉积物OP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37-38页
    5.5 鄱阳湖沉积物OP形态及生物有效性与流域发展响应关系第38-40页
    5.6 小结第40-42页
6 东部平原与云贵高原典型湖泊沉积物磷累积特征第42-52页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42-43页
    6.2 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特征第43-47页
    6.3 湖泊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特征第47-50页
        6.3.1 沉积物H2O提取液中有机磷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特征第47-48页
        6.3.2 沉积物NaOH-EDTA提取液中有机磷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特征第48-50页
    6.4 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OP特征影响因素分析第50-51页
    6.5 小结第51-5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7.1 研究结论第52-53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除尘器流场模拟及结构改造
下一篇:陕西省公路交通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