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耐硫化氢(H_2S)腐蚀管线钢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耐硫化氢(H_2S)腐蚀管线钢使用现状及设计理念 | 第13-16页 |
1.2.2 氢致开裂(HIC)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X80级管线钢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1.4 H_2S腐蚀机理及氢致开裂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9-28页 |
1.4.1 管线钢的H_2S腐蚀破坏类型 | 第19-20页 |
1.4.2 管线钢HIC腐蚀机理及过程研究 | 第20-22页 |
1.4.3 氢致开裂(HIC)的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1.4.4 显微组织对管线钢氢致开裂影响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4.5 晶界结构对HIC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1.5 H_2S腐蚀的预防和抑制措施 | 第28-29页 |
1.6 管线钢氢致开裂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1.6.1 物理方法 | 第29-30页 |
1.6.2 电化学充氢实验技术 | 第30-31页 |
1.6.3 氢渗透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34-38页 |
1.7.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34-35页 |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35-38页 |
第二章 氢对X80级管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52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2.2.1 不同电流密度下伸长率的变化 | 第40-43页 |
2.2.2 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冲击功的变化 | 第43-47页 |
2.2.3 不同电流密度下的裂纹扩展情况 | 第47-48页 |
2.2.4 不同电流密度下氢含量的变化 | 第48-5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不同显微组织对管线钢抗HIC性能的影响 | 第52-60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3.1.1 试验材料与工艺 | 第52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3.2.1 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53-54页 |
3.2.2 试样的HIC性能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3.2.3 晶界对HIC裂纹影响 | 第56-5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X80级耐硫化氢腐蚀管线钢轧制工艺的设计 | 第60-72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71页 |
4.2.1 CCT曲线的测量分析 | 第62-64页 |
4.2.2 冷却速率对相变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3 不同变形温度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4.2.4 不同冷却速度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4.2.5 不同卷取温度(终冷温度)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第68-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X80级管线钢氢致开裂的行为研究 | 第72-90页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2-77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72-75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75-77页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7-87页 |
5.2.1 试样HIC敏感性结果分析 | 第77-82页 |
5.2.2 试样光谱分析结果 | 第82-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9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