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bach型磁体阵列永磁平面电机的基础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平面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磁悬浮平面电机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2 变磁阻型平面电机 | 第15-17页 |
1.2.3 平面感应电机 | 第17-18页 |
1.3 永磁平面电机性能研究方法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磁悬浮平面电机的本体结构设计 | 第21-29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磁悬浮平面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21-23页 |
2.2.1 磁悬浮平面电机的分类介绍 | 第21页 |
2.2.2 磁悬浮平面电机的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2.2.3 磁悬浮平面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3 磁钢结构设计 | 第23-25页 |
2.3.1 Halbach阵列简介 | 第23-25页 |
2.3.2 永磁材料的选取 | 第25页 |
2.4 绕组线圈结构设计 | 第25-28页 |
2.5 平面电机的设计原则 | 第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平面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 | 第29-38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平面电机的电磁场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3.3 建立磁体阵列的物理模型 | 第30页 |
3.4 空载气隙磁场的解析分析 | 第30-32页 |
3.5 空载反电动势与电磁推力的解析表达式 | 第32-35页 |
3.5.1 空载反电动势的解析表达式 | 第32-34页 |
3.5.2 电磁推力的解析表达式 | 第34-35页 |
3.6 线圈的解析计算 | 第35-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平面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38-53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45页 |
4.2.1 静态特性的仿真 | 第39-40页 |
4.2.2 Halbach磁体阵列磁钢尺寸的选择 | 第40-42页 |
4.2.3 轭板的选择 | 第42-45页 |
4.3 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4.3.1 建立仿真模型 | 第45-46页 |
4.3.2 选取模型材料 | 第46页 |
4.3.3 剖分求解区域 | 第46-47页 |
4.3.4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7-48页 |
4.4 静态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1页 |
4.4.1 空载气隙磁场 | 第48页 |
4.4.2 负载气隙磁场 | 第48-49页 |
4.4.3 静态-推力特性 | 第49-50页 |
4.4.4 绕组电流对电机推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 动态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4.5.1 空载反电动势曲线 | 第51-52页 |
4.5.2 交变电流推力曲线 | 第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3-61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平面电机样机的制作 | 第53-54页 |
5.3 电阻和电感测量 | 第54-55页 |
5.4 磁感应强度分布测试及数学模型确定 | 第55-56页 |
5.5 空载反电动势测试 | 第56-58页 |
5.6 静态推力测试 | 第58-6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