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3 评价 | 第12-13页 |
1.3 基础理论 | 第13-14页 |
1.3.1 外部性理论 | 第13-14页 |
1.3.2 多元治理理论 | 第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泉州晋江流域水污染问题:现状及其成因 | 第17-29页 |
2.1 晋江流域水污染现状 | 第18-26页 |
2.1.1 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未扭转 | 第18-23页 |
2.1.2 污染状况:结构性增加了治理难度 | 第23-24页 |
2.1.3 生态系统:功能弱化损害了修复基础 | 第24-26页 |
2.2 晋江流域水污染成因分析 | 第26-29页 |
2.2.1 水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 | 第26-27页 |
2.2.2 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 第27页 |
2.2.3 环境治理滞后于经济发展 | 第27-29页 |
第3章 泉州晋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做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9-47页 |
3.1 泉州晋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主要做法 | 第29-36页 |
3.1.1 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流域水环境的保护 | 第29-30页 |
3.1.2 治理方式:始终坚持项目带动策略 | 第30-34页 |
3.1.3 监管措施:逐渐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 第34-36页 |
3.2 泉州晋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6-47页 |
3.2.1 政府系统:水污染治理行政色彩浓厚 | 第36-38页 |
3.2.2 重点污染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 第38-41页 |
3.2.3 市场机制:水污染治理社会化程度偏低 | 第41-44页 |
3.2.4 公众力量:参与平台与机制缺失 | 第44-47页 |
第4章 泉州晋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改进之途:多元治理 | 第47-65页 |
4.1 多元治理的基本思路:一元主导、多元参与 | 第47-50页 |
4.2 多元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50-54页 |
4.3 多元治理的具体实现途径 | 第54-65页 |
4.3.1 政府层面 | 第54-56页 |
4.3.2 企业层面 | 第56-58页 |
4.3.3 市场层面 | 第58-60页 |
4.3.4 公众层面 | 第60-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