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求关系的大太白山旅游区整体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秦岭和太白山旅游的深化发展 | 第10-11页 |
·区域旅游合作的大趋势 | 第11页 |
·太白山旅游发展过程中大量问题的暴露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旅游区 | 第12-13页 |
·区域旅游合作 | 第13页 |
·旅游区整体开发 | 第13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访谈法 | 第18页 |
·文献资料综合法 | 第18页 |
·内容分析法 | 第18页 |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太白山旅游者的市场分化状况分析 | 第20-30页 |
·研究设计 | 第20-21页 |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20页 |
·调查文卷的样本选择和发放 | 第20页 |
·调查问卷的回收和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太白山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21-23页 |
·游客性别与年龄结构 | 第21-22页 |
·学历、职业和收入构成 | 第22页 |
·客源地构成 | 第22-23页 |
·太白山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 第23-27页 |
·消费状况和停留时间 | 第23-24页 |
·旅游动机和旅游吸引物 | 第24页 |
·环境认知和保护行为 | 第24-25页 |
·信息获取行为和网络行为 | 第25-26页 |
·出游偏好 | 第26-27页 |
·太白山旅游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 第27-30页 |
第3章 太白山旅游区供给状况的差异化分析 | 第30-48页 |
·太白山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 | 第30-34页 |
·太白山自然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第30-33页 |
·太白山人文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第33页 |
·太白山环境保护状况的南北差异 | 第33-34页 |
·太白山旅游开发现状的区域差异 | 第34-42页 |
·交通和通讯状况 | 第34-35页 |
·住宿和餐饮设施状况 | 第35-37页 |
·旅游线路状况 | 第37-39页 |
·购物和娱乐项目建设状况 | 第39-40页 |
·给排水设施现状 | 第40页 |
·标识系统状况 | 第40-41页 |
·管理现状 | 第41页 |
·客源市场现状 | 第41-42页 |
·太白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8页 |
·条块分割,分散开发 | 第42-45页 |
·盲目开发 | 第45页 |
·管理矛盾凸显 | 第45-46页 |
·市场增长瓶颈出现 | 第46页 |
·环境质量下降 | 第46-48页 |
第4章 大太白山旅游整体开发战略 | 第48-69页 |
·大太白山旅游区的界定 | 第48页 |
·大太白山旅游区整体开发的指导思想 | 第48-49页 |
·大太白山旅游整体开发模式和功能分区 | 第49-55页 |
·大太白山旅游区的整体开发模式 | 第49-51页 |
·大太白山整体旅游功能分区 | 第51-55页 |
·大太白山旅游形象构建和整体营销战略 | 第55-62页 |
·大太白山旅游形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55-56页 |
·大太白山整体旅游形象构成要素 | 第56-58页 |
·大太白山整体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 第58-60页 |
·大太白山旅游的整体营销策略 | 第60-62页 |
·大太白山旅游产品设计策略 | 第62-65页 |
·北坡旅游产品设计 | 第62-63页 |
·南坡旅游产品设计 | 第63-65页 |
·大太白山旅游整体开发的相关措施创新 | 第65-69页 |
·加强大太白山景区旅游业的规划管理 | 第65-66页 |
·建立统一的区域旅游组织协调机构 | 第66页 |
·行政划拨重新配置 | 第66-67页 |
·建立大太白山地区无障碍旅游区 | 第67-68页 |
·建立大太白山地区区域旅游利益协调机制 | 第68页 |
·加强大太白山地区各单位的联合保护措施 | 第68-69页 |
第5章 总结 | 第69-7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9页 |
·创新之处 | 第69-70页 |
·不足之处 | 第70页 |
·对于未来的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