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石油污染模拟及防治措施研究--以宁夏炼油厂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11-13页 |
·地下水石油污染预防和治理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25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20页 |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气象、水文条件 | 第18-20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0-25页 |
·地下水类型 | 第20-22页 |
·地下水富水性 | 第22-24页 |
·水文地质参数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25-41页 |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25-26页 |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模型离散化及基础资料的给定 | 第27-32页 |
·空间的离散化 | 第27-28页 |
·时间的离散化 | 第28页 |
·初始条件的输入 | 第28-29页 |
·边界条件的输入 | 第29-30页 |
·水文地质参数的初值 | 第30页 |
·源汇项的计算和处理 | 第30-32页 |
·数学模型的识别、验证 | 第32-39页 |
·模型的识别 | 第33-34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34-39页 |
·水均衡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地下水水质模型及预测 | 第41-56页 |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水质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模拟因子的选择 | 第42页 |
·边界条件、初始条件 | 第42页 |
·模型参数 | 第42-43页 |
·溶质运移模型的计算 | 第43页 |
·研究区地下水石油污染物的预测 | 第43-54页 |
·预测正常工况下污染物的运移情况 | 第44-50页 |
·预测突发事故时污染物的运移情况 | 第50-53页 |
·预测有反应项时污染物的运移情况 | 第53-54页 |
·方案对比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研究区石油污染地下水的预防治理 | 第56-70页 |
·预测研究区污染情况 | 第56页 |
·预防措施 | 第56-57页 |
·治理方案 | 第57页 |
·抽、注水系统方案对比 | 第57-69页 |
·抽、注水井的布置 | 第58-59页 |
·水位、水质监测孔的设置 | 第59-60页 |
·抽注水系统的方案的比较 | 第60-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